食道靜脈曲張是肝硬化門脈高壓症的一種表現,危害主要包括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等。如果出現上述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食道靜脈曲張是肝硬化門脈高壓症的一種表現,危害主要包括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等。如果出現上述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一、消化道出血
嘔血與黑便
由於食道下段靜脈曲張破裂引起的急性胃內大出血,可表現為嘔血和(或)黑糞,通常為小量出血,僅在嘔吐物中混有血液而無嘔血者易被誤診為“胃炎”或“潰瘍病”。大量出血時可吐鮮血或含有血塊的大口樣嘔吐物,嘔出咖啡色液體常提示併發膽道出血。
慢性失血性貧血
長期少量反覆的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缺鐵性貧血,呈進行性加重,主要症狀為面色蒼白、乏力、頭暈、心悸等。
食道狹窄
多數患者尚有食道黏膜糜爛及淺表潰瘍形成,病變嚴重處可見食管壁增厚,食道蠕動減弱,甚至消失。當進食固體食物時,食道擴張明顯受限,並產生嚥下困難,後期只能進流質飲食,晚期因吞嚥障礙而致極度營養不良狀態。
出血傾向
由於脾功能亢進導致血小板減少,同時由於凝血因子合成減少以及繼發性纖溶系統啟用,臨床上可發生廣泛的皮膚黏膜出血點、瘀斑及鼻衄、齒齦出血、舌咬傷等。
二、腹腔感染
肝硬化合併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後,若不及時處理,常伴發腸道菌群失調,從而誘發腸源性感染,病情遷延難愈。另外,還可能造成細菌移位,引發肺、腎等多個器官的感染。
三、其他危害
部分患者還可伴有發燒、黃疸等症狀,隨著疾病進展,還會出現腦水腫、呼吸衰竭等情況。
對於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避免一切增加腹壓的因素,如劇烈咳嗽、屏氣用力排便等。同時還應注意觀察血壓、脈搏的變化,如有異常應及時報告醫師並協助處理。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