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性高血壓病因是什麼?
突發性高血壓可能由腎動脈狹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鉻細胞瘤、睡眠呼吸中止症或顱內腫瘤引起,需針對不同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確定具體原因並接受適當治療。
腎動脈狹窄
腎動脈狹窄導致腎臟血液供應不足,刺激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進而引起血壓升高。這會導致腎小球旁細胞分泌腎素增加,使血漿中的血管緊張素Ⅰ轉化為血管緊張素Ⅱ,促使醛固醇分泌增加,從而收縮外周血管、提高血壓。對於腎動脈狹窄引起的高血壓,可採用經皮介入治療如經皮球囊擴張血管成形術來恢復腎動脈血流。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於腎上腺皮質分泌過多醛固酮而引起體內鈉離子瀦留和水瀦留,導致血壓上升。醛固酮具有保鈉排鉀的作用,當其濃度增高時,會引起體內鈉離子瀦留,從而導致血壓上升。對於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可以遵醫囑使用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醛固酮感受器拮抗劑進行治療。
嗜鉻細胞瘤
嗜鉻細胞瘤是一種產生兒茶酚胺類物質的腫瘤,持續釋放過多的正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Adrenaline),引起血壓急劇波動。兒茶酚胺透過激動α1和β感受器,使心臟收縮力增強、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手術切除嗜鉻細胞瘤是根治本病的有效方法,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腹腔鏡下微創手術。
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中反覆出現上氣道塌陷和阻塞,導致短暫缺氧和高碳酸血癥,興奮交感神經系統,引起血壓升高。這種情況下,睡眠期間頻繁發生的上呼吸道塌陷和阻塞會導致反覆覺醒和低通氣狀態,引起交感神經系統的過度啟用,從而導致血壓升高。輕度的OSAHS患者可透過減肥、戒菸酒、改善鼻腔通氣等方式緩解症狀;重度者則需要佩戴口腔矯正器或進行手術治療,如懸雍垂顎咽成型術。
顱內腫瘤
顱內腫瘤壓迫腦組織和血管,影響腦脊液循環,導致顱內壓增高,引起頭痛、嘔吐等症狀,同時也會引起血壓升高。顱內高壓狀態下,腦血管自動調節功能受損,導致腦血管痙攣和收縮,從而使血壓升高。針對顱內腫瘤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放療和化療。其中手術切除是最常見的治療方法,但需謹慎選擇適應症並評估風險。
建議定期監測血壓變化,以早期發現血壓異常。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助於減少血壓波動。飲食方面宜清淡,避免食用過鹹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