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吃完飯胃脹氣怎麼辦

分類: 消化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如果出現便秘、吃飯後胃脹氣的症狀時,可以透過飲食調整、腹部按摩等方法緩解症狀。若上述措施不能緩解,則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進行治療。

如果出現便秘、吃飯後胃脹氣的症狀時,可以透過飲食調整、腹部按摩等方法緩解症狀。若上述措施不能緩解,則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進行治療。

飲食調整

清淡飲食

日常生活中應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以免加重胃腸負擔,導致病情進一步發展。可以適量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比如黃瓜、番茄、香蕉、火龍果等,其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改善便秘的情況,並且還具有一定的潤腸通便作用。另外,患者還要注意三餐規律,避免暴飲暴食。

少食多餐

建議少吃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食品、薯類食品以及乳製品等,因為此類食物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較多氣體,從而引起腹脹不適。此時可採取少量多次的方法進餐,以減少腸胃脹氣的發生。

適當運動

平時要積極參加運動,如慢跑、快走等,能夠增強身體素質,還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有助於排便及排氣。

其他情況

部分人群由於長期服用鈣離子通道拮抗劑或抗生素等藥物,可能會引起便秘與胃脹氣等症狀。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更換藥物或者減少藥量來緩解相關症狀。

腹部按摩

每天堅持順時針按摩肚臍周圍的腹部,也可以有效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出體內毒素,減輕便秘和胃脹氣的現象。

藥物治療

促胃動力藥

常用藥物有摩舒胃清(Mosapride)、多普利杜(Domperidone)等,透過促進乙醯膽鹼合成並釋放,起到促進胃腸蠕動的作用,進而達到加速排便的目的。

微生態製劑

包括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枯草桿菌二聯活菌膠囊等,其主要成分是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細菌,能調節腸道菌群紊亂,抑制致病菌生長繁殖,還可產生有機酸,提高腸道PH值,使糞便呈鹼性,促進營養物質吸收,保持大便通暢。

瀉藥

對於嚴重便秘者,可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甘油球或硫酸鎂溶液行保留灌腸,軟化大便,促使大便排出。必要時也可遵醫囑口服麻仁丸、番瀉葉顆粒等輕瀉劑導瀉,但要注意不可濫用瀉藥,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保護黏膜藥

當胃部受到傷害而發生發炎反應時,會出現腹痛、酸液逆流、燒心等症狀,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奧美拉唑(Omeprazole)、雷貝拉唑(Rabeprazole)等抑酸藥,防止胃酸對胃黏膜造成損害。

止吐藥

如果因胃受壓而導致噁心、嘔吐等情況,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昂丹司瓊(Ondansetron)、注射用丙泊酚(Propofol)等藥物進行治療。

其它藥物

如果是胃炎引起的上述症狀,通常還會伴有上腹隱痛、食慾不振等症狀,此時可遵醫囑使用西咪替丁(Cimetidine)膠囊、克潰泌膜衣錠(Colloidal Bismuth Subcitrate)等藥物進行治療。此外,還需排除器質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系統性硬化症等,均可引起此現象,需明確病因後再針對性地給予相應處理。

以上幾種方式可以緩解便秘、胃脹氣的症狀,但如果持續不見好轉則需儘快就醫檢查。同時在生活中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儘量做到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