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淋症和淋病有什麼區別
淋症和淋病在多方面均存在較大的區別,包括性質、病因、症狀、治療方法等。淋症正確名稱應為淋證,為中醫病名,建議患者在出現相應不適後,從上述方面加以區分,並選擇到相應的中醫科室或泌尿外科就診治療。
性質
淋證是中醫的一種說法,凡是表現為尿頻、尿急、排尿障礙或澀痛、淋漓不斷的症候都叫做淋證,如西醫中的泌尿道感染、尿路結石、前列腺炎等;而淋病是泌尿生殖系統的一種化膿性感染性疾病,屬於性傳播疾病;
病因
淋證的發病原因與外感溼熱、過食辛熱肥甘、嗜酒、情志失調、先天不足或勞傷久病等因素有關;淋病主要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
症狀
淋證的症狀一般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難、尿瀦留等;淋病男性可表現為尿道口有膿性分泌物流出,並伴有尿道疼痛,女性主要表現為子宮頸炎,陰道有膿性或血性分泌物流出等;
治療方法
淋病可分為不同證型,熱淋患者可遵醫囑選擇八正散等方劑治療,石淋選擇石葦散,血淋選擇小薊飲子,氣淋選擇沉香散,膏淋選擇程氏萆薢分清飲,勞淋選擇無比山藥丸;淋病可以透過遵醫囑使用頭孢噻肟(Cefotaxime)、頭孢曲松(Ceftriaxone)、奇黴素(Spectinomycin)等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
中醫說的淋症是什麼意思
中醫說的淋症一般是指泌尿系統感染性疾病。淋症是一個統稱,包括熱淋、石淋、氣淋等幾種型別,淋症是指尿頻、尿急、排尿障礙等泌尿系統感染性疾病。熱淋,症狀表現為尿痛、尿頻、尿黃、小腹脹痛、口苦、寒熱、噁心或腰痛拒按,或有便秘、舌苔黃膩,脈滑數。治療以清熱解毒、利溼通淋為主。石淋,症狀表現為小便艱澀、疼痛,排尿可突然中斷,尿中帶有砂石,或腰腹腸絞痛,尿中帶血,舌紅,苔薄黃。治療時以通淋排石,清熱利尿為主。氣淋,實證可表現為小腹脹滿疼痛,小便澀痛,淋瀝不宜,苔薄白,脈多沉弦。虛症則表現為面白不華、小腹墜脹、尿時澀滯、尿有餘瀝、舌質淡,脈虛細無力。治療時實證以利氣疏導為主,虛證則應補中益氣。如身體出現不適,建議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遵循醫囑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