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排便時用力,會導致腹腔內壓力升高,影響腸道蠕動而加重便秘症狀。同時,由於腸道氣體堆積,可能會出現胃脹氣的情況。如果長期不治療,則會影響身體健康。因此,當患者出現上述情況後,可以透過改善飲食習慣、按摩腹部等方法緩解,必要時也可以遵醫囑使用藥物進行治療。

改善飲食習慣
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如芹菜、菠菜、火龍果、香蕉等食物中都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大便排出體外,並且還可以吸附腸內的毒素和有害物質,將其排出體外,從而減輕胃脹氣的症狀。
適當增加飲水量
水分攝入不足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日常生活中應保證每日充足的水分攝入,可有效預防便秘的發生,對於已經發生便秘的人群來說,也幫助幫助身體排出宿便,減少胃脹氣等情況。
其他方面
若自身屬於易上火體質,比如經常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精神狀態不佳等,也容易導致體內火熱之邪亢盛,進而引發便秘以及胃脹氣等症狀。此時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牛黃解毒片、三黃片等瀉火通便類藥物進行調理,以改善不適症狀。
按摩腹部
在飯後還可適當按順時針方向對腹部進行按摩,透過按摩能夠加快胃部血液循環,還能增強腸胃蠕動能力,繼而幫助消化吸收,也能避免胃脹氣的情況進一步加重。
藥物治療
促胃動力藥
常用藥物包括莫沙普萊得(Mosapride)、片等,此類藥物能直接作用於胃腸壁,促使胃腸平滑肌運動加強,加速胃排空,恢復胃腸道的正常功能,從而達到緩解胃脹氣的目的。
微生態製劑
主要包括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等,這些藥物進入人體後會迅速生成細菌代謝產物,啟用免疫系統防禦功能,起到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長的作用,而且還有助於調節胃腸道菌群紊亂現象,輔助消除胃脹氣。
緩瀉劑
主要為滲透性瀉藥與潤滑性瀉藥,前者包括乳果糖(Lactulose)、硫酸鎂溶液等,後者則有甘油栓、甘油球等,均可使糞便鬆軟化通便,從而減輕胃脹氣的症狀。
止痛藥
如果自身存在嚴重的疼痛感,也可配合醫生使用布洛芬(Ibuprofen)、復方阿司匹林片等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進行止痛處理。
除此之外,還可能需要採取灌腸等方式治療。但具體治療方法還需根據病因來判斷,故建議患者儘速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專案,明確診斷後再行對症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