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感染麻疹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患者可出現高燒、皮疹等症狀。部分患者在出疹期前或出疹後均可出現體溫正常的情況,即所謂的“麻疹不燒”。若無其他症狀,則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無需過於擔心。
麻疹是感染麻疹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患者可出現高燒、皮疹等症狀。部分患者在出疹期前或出疹後均可出現體溫正常的情況,即所謂的“麻疹不燒”。若無其他症狀,則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無需過於擔心。
但也有少部分情況為異常現象,如合併有嚴重併發症的患兒,可能會出現體溫下降的現象。此時建議及時就醫明確原因,並進行相應的處理。
正常現象
由於麻疹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在發病早期或者發病期間可能出現發燒的症狀,而隨著病情發展以及病程進展,麻疹進入恢復期時,身體產熱和散熱平衡,即可導致體溫恢復正常。此外,如果患者的免疫力較強,也可能不會出現發燒的情況。
異常現象
併發腸炎
當患有麻疹伴有腸炎的情況下,可能因腸道菌群失調而導致腹瀉等不適症狀發生,從而影響到體溫調節中樞功能,表現為麻疹不燒的情況。
併發支氣管肺炎
若患有麻疹同時存在肺部發炎反應,可能導致咳嗽、咳痰等症狀發生,使體內的水分丟失較多,進而引起體溫偏低的情況。
併發腦膜炎
對於患有麻疹且併發腦膜炎的患兒而言,可能因顱內壓增高而導致頭暈、頭痛等不適症狀發生,甚至會抑制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使其無法正常工作,從而出現上述表現。
併發心肌炎
若患兒患有麻疹並伴有心肌炎,可能因心臟供血不足而引發心慌、胸悶、呼吸困難等情況,繼而對體溫調節中樞造成干擾,使其功能紊亂,致使體溫降低。
其他
還可能是與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疾病有關,如患有流行性腮腺炎時,可能因腮腺腫大而影響到體溫調節中樞,使其功能障礙所致。
因此,當發現患兒出現以上異常現象時,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