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為良性發燒且體溫未超過38.5℃時,可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進行退熱處理。若患者的發燒症狀持續或加重,則需考慮惡性腫瘤導致的發燒情況,應及時就診明確原因,並在醫生指導下透過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方法幫助降低體溫。
良性發燒
適當飲水
由於腫瘤本身及放化療等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引起身體免疫力下降的情況出現,從而容易繼發細菌感染而引發發燒現象。此時建議患者適當增加飲水量,以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有助於加快新陳代謝速度,進而促使炎性介質代謝出體外,達到輔助改善發燒的目的。
溫水擦浴
對於發燒溫度相對較低的患者而言,在使用上述方法的同時還可遵醫囑配合採取溫水擦浴的方式進行降溫處理,即用毛巾沾取溫熱水後擦拭腋窩、頸部、肘部、腹股溝以及膕窩等大血管走行部位,可以起到加速散熱的作用。
惡性發燒
物理治療
當腫瘤患者因病情進展發生擴散和轉移等情況時,也可能會影響體溫調節中樞而導致身體發燒,若體溫未超過38.5℃則應先給予物理降溫處理,如貼退燒貼、溼敷額頭、枕涼水袋等,同時注意補充水分,防止高燒痙攣的發生。
藥物治療
針對惡性發燒的患者,還可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解熱止痛劑,如布洛芬(Ibuprofen)、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片等幫助降低體溫,同時還可聯合抗生素、抗病毒類藥物進行病因治療,如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雷巴威林(Ribavirin)顆粒等。
其他措施
此外,還可遵醫囑使用中藥制劑輔助治療,如清熱解毒類方劑包括黃連解毒湯、白虎湯等,具有較好的退燒效果,但應在中醫科醫師辨證論治下用藥。
臨床中能夠導致患者出現發燒的原因較多,除惡性腫瘤因素外還包括流行性感冒、傷寒、結核病等多種疾病。因此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如血常規、C反應蛋白(CRP)以及肺部CT等專案幫助確診並積極接受針對性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