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炎出血
陰道炎出血,可分為細菌性陰道炎、陰道、會陰白色念珠菌感染、滴蟲性陰道炎等,不同的陰道炎治療不同。
細菌性陰道炎
細菌性陰道炎是一種由陰道加特納菌和一些厭氧菌的混合感染,導致陰道內微生態平衡失調,引起的陰道分泌物增多,出血,白帶有魚腥臭味及外陰瘙癢灼熱的症候群。可以保持外陰清潔、乾燥,避免搔抓。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勤換內褲,用溫水洗滌,不可與其他衣物混合洗,避免交叉感染。也可以使用外用藥物治療,如甲硝唑(Metronidazole)栓等。
陰道、會陰白色念珠菌感染
陰道、會陰白色念珠菌感染可導致外陰瘙癢,且瘙癢症狀時輕時重,時發時止,瘙癢嚴重時坐臥不寧,寢食難安,發炎較重時還可能出現排尿痛、性交痛、出血等症狀。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內褲,同時要穿棉質通透性好的內褲,保持外陰的清潔和乾燥,在飲食上要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在治療期間要避免性生活,以免發生交叉感染。同時可以用百合藥液清洗外陰,陰道內上雙唑泰栓劑,也可以口服甲硝唑(Metronidazole)。
滴蟲性陰道炎
陰道黏膜發炎,呈鮮紅色,上覆斑片狀假膜,常伴泡沫樣分泌物,自覺不同程度瘙癢,少數有灼熱感。白帶增多變黃綠色。偶可發生尿頻、尿急、尿痛、血尿,或腹痛、腹瀉等症狀。先用肥皂棉球擦洗陰道壁,並用0.02%過錳酸鉀(KMnO4)溶液或溫開水沖洗陰道,再用1%乳酸或0.5%醋酸洗後擦乾。也可以服用甲硝唑(Metronidazole)、服喜膜衣錠(Tinidazole)等藥物治療。陰道炎出血,建議及時就診,明確病因,遵醫囑予以針對性治療。以上藥物均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陰道炎的區別
常見的陰道炎大致分為五類:細菌性陰道炎、念珠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老年性陰道炎和幼女性陰道炎,它們的區別可概括如下幾點:
致病因素
細菌性陰道炎一般為陰道內乳桿菌減少、加德納菌及厭氧菌增加所致的感染;念珠菌性陰道炎的病原體為白念珠菌;滴蟲性陰道炎為滴蟲寄生感染;老年性陰道炎因停經後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陰道防禦屏障能力退化,易導致需氧菌感染;幼女性陰道炎因嬰幼兒外陰發育差、雌激素水平低及陰道內異物等造成繼發感染,常見病原體有大腸埃希菌及葡萄球菌、鏈球菌等;
臨床表現
細菌性陰道炎10%-40%患者無臨床症狀,有症狀者主要表現白帶增多、灰白色、均勻、稀薄,有魚腥味,性交後加重;念珠菌性陰道炎表現為外陰瘙癢、灼痛、性交痛,白帶顏色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渣樣,可見水腫、紅斑、白色膜狀物;滴蟲性陰道炎白帶稀薄膿性、黃綠色、泡沫狀、有臭味;老年性陰道炎陰道分泌物增多、水樣,常伴有性交痛;幼兒性陰道炎主要為陰道分泌物增多或瘙癢;
治療方式
細菌性陰道炎治療原則為選用抗厭氧菌藥物,性伴侶不需治療;念珠菌性陰道炎全身用藥為氟康唑(Fluconazole)、伊曲康唑(Itraconazole),區域性用藥可選擇咪康唑(Miconazole)、克催瑪汝(Clotrimazole)等,性伴侶應進行檢查及治療;滴蟲性陰道炎可使用甲硝唑(Metronidazole)陰道泡騰片或甲硝唑(Metronidazole)減輕症狀,性伴侶應同時進行治療;老年性陰道炎是補充雌激素,增強陰道免疫力;幼女性陰道炎治療原則為保持外陰清潔,對症治療。陰道炎共同表現為外陰、陰道口瘙癢,注意避免過度搔抓,防止出現破潰感染、外陰白斑等。區域性上藥前需清洗外陰及手部,勤換內褲。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