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三項:抗O偏高,警惕風濕病

分類: 健康百科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2.28
本文介紹了風溼三項包括的內容及其意義,並強調了抗O偏高的處理措施。若抗O數值持續高於正常範圍,需警惕風濕病的可能性,建議進一步完善自身抗體系列等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必要時,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超音波心動圖、關節X光檢查等輔助檢查。

風溼三項只有抗O高怎麼治療

風溼三項包括抗鏈球菌溶血素O,即抗O,還有類風溼因子、C反應蛋白(CRP)。抗O正常值為0-200IU/mL,如果檢測值達到500IU/mL以上,則提示近期有鏈球菌感染。如果患者的臨床症狀較明顯,比如高燒、頭痛、關節疼痛等,血液檢查發現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CRP)升高,則可進行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一般治療主要為休息、飲食調整等,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療、止痛治療以及其他治療。

一般治療

鏈球菌感染的急性期患者要遵醫囑臥床休息,避免登山、長時間步行等。飲食也需要適當進行調整,患者可以進食小米粥、菜粥等易消化的食物,有助於關節疼痛等症狀的緩解。

藥物治療

1、抗感染治療:如果處於急性感染期,而且患者對盤尼西林不過敏,可足量、足療程使用盤尼西林進行抗感染治療。如果反覆出現鏈球菌感染,需要使用長效的盤尼西林進行治療。如果對盤尼西林過敏,通常可選用大環內酯類藥物,比如紅黴素(Erythromycin)等。建議做咽拭子培養,培養出細菌以後再做藥敏試驗,根據藥敏試驗結果採用敏感抗生素治療,抗感染效果會更好;2、止痛治療:如果患者出現關節疼痛、關節腫脹等症狀,可以應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消炎止痛藥進行治療,包括普拿疼肌立(Diclofenac Diethylamine)、布洛芬(Ibuprofen)、洛索洛芬(Loxonin)等,能夠減輕關節疼痛症狀;3、其他治療:如果患者出現高燒,則可以使用溫水擦浴、敷冰袋等方法進行降溫,降溫無效時可以使用布洛芬(Ibuprofen)、乙醯胺酚(Paracetamol)等藥物降溫。如果患者出現風溼性結節,有腎臟受累情況,也要做相應治療,可外用普拿疼肌立(Diclofenac Diethylamine)乳膠劑、口服百令膠囊等治療腎絲球腎炎的藥物。如果抗O數值輕微升高,可能不需要用藥物治療,在醫生指導下觀察幾周後複查即可。臨床上如果患者出現慢性咽喉炎、扁桃腺炎、猩紅熱、腎絲球腎炎、風溼熱等,通常會在血清中檢測到抗O的顯著升高。在治療期間建議多休息,不要過於勞累,注意飲食清淡,適當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如蘋果、青花菜等。

抗O高吃什麼藥效果好

抗O通常指抗鏈球菌溶素O試驗,簡稱抗O試驗,其數值偏高通常提示有風溼熱。如果確診,一般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吃抗生素、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物等,嚴格遵醫囑按療程用藥通常效果較好。

抗生素

盤尼西林是首選藥,可以選擇注射用藥,也可以選擇吃鉀鹽青黴素V等藥物,對於預防感冒、避免鏈球菌感染,以及減少風溼熱和腎絲球腎炎等過敏反應性疾病的發生有較好效果。如果對盤尼西林過敏,可以選擇紅黴素(Erythromycin)以及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喹諾酮類藥物,也可以抑制鏈球菌繼續繁殖,同時可改善抗O偏高的情況;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NSAID)物:常用藥物有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和雙氯芬酸鈉(Diclofenac sodium)等,因為患者體內的鏈球菌含量較高,容易引發器官或組織損害,如出現關節紅腫以及疼痛等症狀,需要及時使用此類藥物抗炎、止痛,幫助緩解症狀;

其他

如果患者有其他器官損害,如心肌受損,還需要遵醫囑吃普賴鬆(Prednisone)等激素類藥物,以及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利尿劑、心律錠(Propranolol)等降壓類藥物綜合治療,以改善病情。因此,抗O高的患者需要積極就醫評估,決定吃什麼藥有效,不可擅自吃藥,以免引發不良反應。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長時間熬夜,定期到醫院做相關檢查瞭解身體恢復情況。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