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膽退黃是什麼意思
利膽退黃一般指清肝利膽來退黃疸,而黃疸臨床一般分為陽黃與陰黃。
陽黃
治療多選用茵陳蒿湯,茵陳蒿湯具有清熱利溼退黃的功效,主要治療黃疸陽黃,患者症見:一身面目俱黃、色鮮明如橘子、腹微滿、口中渴、小便不利、舌苔黃膩、脈沉實或滑數。茵陳蒿湯可以清利溼熱、通腹,退黃,對於黃疸陽黃表現出來的一身面目俱黃、發燒、口渴喜飲、噁心嘔吐、脘腹微微脹滿,小便短赤以及大便乾結或秘結難下等症狀有治療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服用茵陳蒿湯後會出現小便增多,且尿色黃赤的現象,說明藥物起效,無需擔心。
陰黃
治療多用茵陳四逆散,具有溫裡助陽散寒、利溼退黃的功效。可以治療陰黃脈細沉遲、肢體發冷、腰以上動則出汗、皮膚涼、煩熱(煩躁悶熱)、氣喘嘔吐、肋下硬、按之痛、小便不暢、大便排不淨等症狀。若身體出現不適症狀,建議及時前往醫院進行就診,謹遵醫囑治療,切忌私下自行診治,避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利膽是什麼意思
利膽是中醫中的治療術語,指的是可以使膽髒順暢、舒展,或指促使肝臟增加膽汁分泌的辦法。透過利膽方法,可以治療肝膽類疾病,如膽汁淤積、細胞分泌功能障礙或膽結石等疾病。可以透過飲食調理、口服藥物或經絡按摩、針灸等辦法進行利膽,利膽的食物主要指的是幫助膽汁排洩或者是利於清利膽火的食物,如黃瓜、南瓜子或玉米等。利膽的藥是能促進膽汁分泌和排出的一類藥,可引起膽囊收縮或使膽總管括約肌鬆弛,促進膽汁分泌和增加排出量,有助於排出膽道內沙樣結石和殘留結石,常用的利膽藥有去氫膽酸(Dehydrocholic acid)或苯丙醇軟膠囊(Benzylpenicillin)等,藥物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另外,可以透過按摩穴位或針灸穴位等辦法進行利膽,具體穴位有太衝穴或三陰交穴,按摩穴位可去除肝火、排肝毒、平肝瀉熱及疏肝養血。按摩時要注意力度適中,並不是力道越重越好,針灸要請專業醫生幫忙,才可以進行。此外,每天可以進行適量有氧運動,也可以達到清肝利膽的目的,適量有氧運動可以保證身體臟腑正常活動,對改善肝膽也有一定益處。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