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病因揭秘與個性化方案

分類: 健康百科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2.27
本文介紹了假性高血壓的原因以及相應的治療方法。假性高血壓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其中包括腎動脈狹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庫欣症候群、利尿劑副作用、睡眠呼吸中止症等。針對不同的病因,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當發現血壓異常時,應及時就醫,接受專業的評估和治療。

假性高血壓病因探析

假性高血壓可能因腎動脈狹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庫欣症候群、利尿劑副作用、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引起,需根據具體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獲得準確診斷和有效治療。

腎動脈狹窄

腎動脈狹窄導致腎臟血液供應不足,引起血壓升高以保證足夠的血流量。這會導致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醇系統啟用,進而收縮外周血管和增加心臟負荷。對於腎動脈狹窄引起的假性高血壓,常採用經皮介入治療如經皮球囊擴張血管成形術來恢復血流。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於腎上腺皮質分泌過多醛固酮而引起體內鈉離子瀦留、水瀦留,從而導致血壓升高的內分泌代謝類疾病。醛固酮具有保鈉排鉀的作用,當其濃度增高時,會引起體內鈉離子濃度上升,使細胞外液量增加,從而引起血壓升高。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螺內酯(Spironolactone)、氨苯蝶啶(Amiphenazole)等藥物進行治療,可以對抗醛固酮的作用,緩解血壓升高的症狀。

庫欣症候群

庫欣症候群是由長期過量的皮質醇分泌所導致的一種臨床症候群,可表現為中央型肥胖、高血壓等症狀。皮質醇透過影響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醇系統的功能以及直接作用於腎小管,促進鈉的重吸收,從而導致血壓升高。如果確診為庫欣症候群所致的假性高血壓,則需要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通常需行雙側腎上腺切除術。

利尿劑副作用

利尿劑透過促進尿液排出降低體內的液體量,若用藥劑量過大或存在個體差異,可能導致電解質失衡,引起低血鈉症,繼而導致血壓下降,出現假性高血壓的現象。建議調整利尿劑的用量或者更換其他降壓藥,比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康你爾(Benidipine)片等鈣通道阻滯劑。

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指睡眠期間上氣道塌陷導致反覆發生呼吸暫停和通氣不足,引起夜間缺氧,身體為了保持供氧而使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導致血壓升高。此外,睡眠障礙會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進一步加劇血壓波動。輕度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可以透過減肥、戒菸酒等方式改善,重度則可能需要佩戴口腔矯治器或進行手術治療,如鼻腔擴容術、舌根組織消融術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舉的所有假性高血壓病因都屬於慢性病,因此患者應定期監測血壓並遵循醫囑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同時,建議進行腎功能測試、電解質分析、甲狀腺功能測定等相關檢查,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潛在的問題。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