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黃疸:症狀、飲食、是否病理性區別

分類: 健康百科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2.23
本文介紹了母乳性黃疸的相關問題。母乳性黃疸通常在出生後3-4天內出現,表現為皮膚黃染的現象。對於母乳性黃疸患者來說,能否食用黃色食物需考慮個體差異。此外,母乳性黃疸並不屬於病理性黃疸範疇。

母乳性黃疸症狀

經過母乳餵養3-4天以後,出現黃疸的症狀,皮膚黃染的情況。如果是生理性黃疸,一般12天左右就消退,但是病理性黃疸,如果是因為母乳造成,不停母乳,持續時間會比較長,可以延續到幾十天,甚至1-2個月的時間都沒有完全退掉。膽紅素值超過生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最高不超過12mg/dl,但是病理性黃疸,會超過12mg/dl以上。母乳性黃疸的孩子除了黃疸增高以外,其他一般狀態還都比較好,可能不存在發燒,吃奶也比較好,體重增加也比較滿意,一般病理反射不會引出,精神狀態比較好。所以病理性黃疸裡面,母乳引起的母乳性黃疸相對一般狀態比較好,也是比較好緩解的一種疾病狀態。

母乳性黃疸可以吃黃色食物嗎

母乳性黃疸是否可以吃黃色的食物,需要結合具體的情況來判斷。

母乳性黃疸和吃黃色的食物雖然沒有直接的關係,母乳性黃疸主要是不可以吃會導致膽紅素升高的食物,而有一些黃色食物吃了以後容易產生膽紅素,所以就需要慎重選擇黃色食物。

比如黃油、雞蛋、鹹鴨蛋等黃色的食物含膽固醇較高,吃了以後容易產生膽紅素,母乳性黃疸一般不可以吃這型別的黃色食物。

但是,像橘子、柳丁這型別的黃色食物通常是可以吃的,吃型別的食物可以補充體內所需要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而且不會產生較多的膽紅素,對疾病恢復也有好處。

母乳性黃疸是病理性黃疸嗎

母乳性黃疸不屬於病理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指的是純母乳餵養或以母乳餵養為主的新生兒,在出生後三到五天出現黃疸的症狀,兩週左右達到高峰。隨後黃疸的情況逐漸消退。目前還沒有找到誘發母乳性黃疸的具體原因,研究表明,母乳性黃疸可能跟乳汁中的一些特殊成分比如細胞因子、膽固醇、微生物以及寶寶的促進膽汁排洩相關轉移酶的基因等因素有關。

如果被診斷為母乳性黃疸,一般不需要配合醫生接受藥物治療,黃疸可以自行消退。在母乳性黃疸期間可以繼續母乳餵養,不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家長不用過於擔心。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