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黃疸持續與影響因素

分類: 健康百科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2.23
本文介紹了母乳性黃疸的持續時間和影響因素。母乳性黃疸多發生在母乳餵養的新生兒身上,其症狀表現為皮膚及鞏膜黃染,可能伴有瘙癢、發燒等症狀。該疾病通常在出生後5-7天內開始出現,可在1-2個月內自行消退。此外,還闡述了只喂一邊母乳可能帶來的風險與危害,如影響產婦的乳房健康和嬰兒的成長發育。

母乳性黃疸什麼時候可以恢復母乳

母乳性黃疸通常發生於純母乳餵養或以母乳餵養為主的新生兒,黃疸一般出現於新生兒出生3-5天后,在約2-4周時達高峰,隨後黃疸逐漸消退。母乳性黃疸主要與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平較高、新生兒處理膽紅素能力弱等有關,具體什麼時候恢復母乳,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一般為3-5天,也可能會更長。

不停母乳

若血清膽紅素小於257μmol/L,病情不嚴重,可不用停止母乳餵養。因為人乳是天然最好的食物,充足的母乳餵養一方面可以為嬰兒的快速成長發育提供能量供應,同時也可以促進嬰兒排便,促使腸道內的膽紅素排洩;

暫停母乳

當血清總膽紅素大於或等於257μmol/L時,可暫停母乳餵養,改配方奶粉餵養,停止母乳餵養後,黃疸一般可在72小時內迅速消退,因此一般3-5天后可以恢復母乳。如果血清總膽紅素大於342μmol/L,考慮血清膽紅素累積過多,在加重肝臟負擔的同時,可能會引起膽紅素腦病,需停止母乳餵養,給予光療,待膽紅素恢復正常後繼續母乳餵養,具體恢復時間需根據病情而定。

只喂一邊母乳的危害有哪些

只喂一邊母乳一般對產婦和嬰兒都容易造成危害,可能導致產婦乳房大小不對稱、催發乳腺炎等,也可能導致嬰兒偏頭、肢體發育不均衡等。具體內容如下:

產婦1.乳房大小不對稱

在母乳餵養過程中,嬰兒的吮吸刺激能促進泌乳激素和催產素的分泌,一般嬰兒吮吸越多,這一邊的乳汁分泌就越多,如果只喂一邊母乳,容易將刺激集中在同一邊乳房,其體積可能變大,另一邊乳房泌乳減少、活力減弱,體積可能變小,從而導致乳房大小不對稱。2.催發乳腺炎:只喂一邊母乳容易導致另一邊乳房吮吸不足,乳汁不能及時排空而產生淤積,導致區域性腫脹、發炎,容易催發乳腺炎,出現疼痛、膿腫等症狀。

嬰兒1.偏頭

嬰兒通常頭部骨骼發育不成熟,如果只喂一邊母乳,長期下來,嬰兒頭部容易習慣於同一側躺的方式,可能會導致頭部變形,出現偏頭的現象。2.肢體發育不均衡:如果只喂一邊母乳,嬰兒身體的一側緊貼產婦,缺少活動空間,長期下來,可能對神經造成壓迫,這一側的肌肉發育可能會受到限制,容易導致嬰兒肢體發育不均衡,左右動作不協調。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