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儲存時間與性黃疸

分類: 健康百科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2.23
本文介紹了母乳在體內的儲存時間以及母乳性黃疸的相關問題。母乳在體內12個小時後仍然可以食用,因為母乳是在乳腺中產生的,不存在二次汙染的風險。母乳性黃疸並不意味著不能繼續餵母乳,但對於數值較高的情況可能需要暫停餵養。

母乳在體內12小時還能吃嗎

母乳在體內12個小時還可以吃,由於母乳在乳腺內,所以不存在二次汙染的問題,但是也不建議長期使用此種餵養方式。在進行母乳餵養時,建議每3-4個小時進行餵養1次,每次餵養完以後,如果乳房中還有奶沒有吸空,儘量將乳房內的乳液排空,可以保持較好的再充盈狀態。若母乳在體內12個小時,在餵養時應注意乳頭的清洗,儘量先擠出部分乳汁,主要為了讓新生兒容易吸住乳頭,讓乳暈變軟。但通常不建議長時間不哺乳,因為有可能會影響乳汁的再分泌和合成,造成奶量逐漸減少,因此鼓勵按需哺乳,只要新生兒需要喝奶,媽媽即可進行餵養,透過媽媽和新生兒的不斷接觸,頻繁、有效地吸吮,奶量才能逐漸增多。母乳中蛋白比例較為適合,不僅容易被新生兒消化和吸收,還不會增加腎臟負擔。母乳中含有豐富的抗體,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新生兒抵禦外界的細菌、病毒感染。如果媽媽將母乳吸出後存放,則需要注意儲存溫度,不能超過30℃,可以存放4小時,若想要長時間儲存,則建議將母乳密封於儲奶袋中冷凍儲存,但是在餵養前,需要用溫水加熱後再食用。

母乳性黃疸是不是不能餵母乳了

對於部分母乳餵養的孩子,可能會出現母乳性黃疸,絕大多數母乳性黃疸的孩子可以繼續餵母乳,對健康並沒有較大影響,但當母乳性黃疸數值較高時,則需要停止餵母乳。

可以餵母乳

母乳性黃疸的孩子存在皮膚發黃的表現,大多數都相對較好,如精神反應好、睡眠正常、吃奶好、大小便正常、成長發育,以及體重增加都完全正常,而且母乳性黃疸的黃疸指數通常也不會過高,通常血膽紅素的水平<15mg/dL。對於此情況下的母乳性黃疸,可以繼續餵母乳,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基本沒有影響;

不能餵母乳

有極個別的孩子雖然是母乳性黃疸,但黃疸指數可能升高到18mg/dL,甚至可能>20mg/dL等,則需要停止餵母乳,同時也要給孩子進行藍光照射治療,幫助將血中膽紅素的水平降至正常,以免過高的膽紅素水平透過血-腦屏障,誘發膽紅素腦病。母乳性黃疸通常見於純母乳餵養的孩子,在餵母乳3-5天之後逐漸出現黃疸,且黃疸持續的時間比較長,部分孩子可能會持續1個月。此時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幫助改善母乳性黃疸。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