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歲老人腳痛怎麼回事
60歲老人腳疼,主要見於勞損、外傷、感染、關節炎、足部畸形、腰椎病變、下肢動脈硬化以及下肢靜脈曲張、腫瘤的情況,需要明確具體原因,進行針對性處理。
勞損
近期過度運動,就會導致區域性關節囊、韌帶、肌肉出現勞損,大量乳酸堆積於區域性,從而導致60歲老人腳疼;
外傷
區域性受到外力的作用,比如扭傷、砸傷,就會導致區域性軟組織出現充血水腫,甚至區域性有骨折,大量出血導致區域性神經受到刺激,也會引起60歲老人腳疼,並且會伴隨腫脹、皮下淤斑、活動障礙,甚至有明顯畸形;
感染
區域性受到外傷或者過度剪趾甲,導致細菌入侵,對區域性的組織造成破壞,也會導致60歲老人腳疼,並且會伴隨發燒、發紅、腫脹,甚至會有膿性分泌物流出;
關節炎
長期慢性勞損、高齡,可能會導致關節退行性變,出現骨性關節炎;受遺傳、免疫、吸菸等因素影響,可出現類風溼關節炎;如果平時食用過多高普林的食物,還可能導致痛風性關節炎。當出現關節炎時,區域性的滑膜軟骨會受到損害,從而引起區域性充血水腫,也會導致60歲老人腳疼,有的會伴隨有紅腫、發燒,關節表面會紅紫、發亮等;
足部畸形
由於穿高跟鞋、穿尖頭皮鞋、遺傳以及外傷等,導致足部畸形,區域性的立線發生改變,區域性過度刺激引起充血水腫或者是畸形,也會導致60歲老人腳疼;
腰椎病變
腳痛不排除是由於腰椎病變而導致的,如椎間盤突出、韌帶增生鈣化、骨質增生,當壓迫到脊髓神經根時,會導致脊髓神經的水腫變性,就會導致60歲老人腳疼,通常以麻痛症狀為主;
下肢動脈硬化
60歲老人腳疼可能是腿部動脈血管出現狹窄或者閉塞,導致血液循環不良,所以在行走一段距離以後往往就會出現腳痛;
下肢靜脈曲張
由於血管發育異常,長時間站立,就會導致靜脈迴流不通暢,引起靜脈曲張,使得區域性淤血,引起肌肉痙攣,也會導致60歲老人腳疼;
腫瘤
原發性或者轉移性的腫瘤,會對區域性的組織造成破壞,引起充血水腫或者是壞死,也會導致60歲老人腳疼。60歲老人腳疼,一定要以休息為主,避免過度負重行走,減少對區域性的刺激,注意保暖。如果疼痛症狀比較重,伴隨有紅腫、發燒、畸形或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的,就要積極就醫,明確診斷,進行針對性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