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低腎素性高血壓與排尿障礙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2.23
本文介紹了兩種與高血壓相關的健康問題:低腎素性高血壓和高血壓引起的排尿障礙。低腎素性高血壓指出血壓高但腎臟產生的腎素水平較低的情況,這可能表明有其他原因導致血壓上升,需密切監測並採取相應治療措施。而高血壓伴隨排不出尿液則提示可能存在嚴重的併發症,應緊急處理。

腎素低高血壓危險嗎

腎素低高血壓一般是指低腎素性高血壓,通常比較危險,需要及時進行改善。如果患者出現該狀況,應該立即前往醫院腎內科進行血生化檢查,確定具體病因,並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低腎素性高血壓可能由自身患有腎上腺醛固酮腺腫瘤、腎上腺皮質增生等疾病引起,上述疾病可能會使腎臟功能出現異常改變,導致體內水鈉瀦留,使腎素的活性被抑制,從而使分泌量降低。腎素屬於人體中的一種蛋白水解酶,主要作用為維持腎濾過壓、維持內環境平衡等。腎素降低可能會導致腎臟的濾過功能出現障礙,造成腎動脈血管出現病變,進而引起全身血液循環不暢,身體出現低腎素性高血壓,其主要症狀包括頭暈、頭痛、全身水腫等,疾病持續發展,可能會引起血管硬化,增加腦出血、腦中風的風險。低腎素性高血壓的患者一般可遵醫囑透過鈣離子拮抗劑與利尿劑共同治療,達到治療低腎素性高血壓的目的,鈣離子拮抗劑可選擇硝苯地平(Nifedipine)、康你爾(Benidipine)片等,而利尿劑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纈沙坦(Valsartan)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具體的用藥方案需要由醫生決定,建議明確用藥治療方案後,按醫囑服藥,積極配合治療。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熬夜,改善吸菸、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以促進疾病恢復。

高血壓尿不出來尿

高血壓患者尿不出來尿可能見於多種情況,如長期高血壓導致的腎功能異常,使得尿量減少,也可能是攝護腺增生等相關疾病引發的尿瀦留。如果患者長時間沒有排尿,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結合具體病情進行針對性處理。

高血壓引起合併症

高血壓長期得不到控制,可能會引起許多併發症,包括心功能不全、腎功能損害等。嚴重的腎功能損害可能會引起尿量減少,甚至可能會出現高血壓尿不出來尿的表現,此時需要遵醫囑使用降壓藥物,積極控制血壓,如氨氯地平(Amlodipine)等,並且應遵醫囑積極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Furosemide)、妥速適(Torasemide)等藥物,增加患者尿量。如果已經進展為中末期的腎臟病,藥物治療無效,需要使用透析方法進行處理,否則可能會導致血壓進一步升高,以及引起肺水腫、呼吸衰竭等併發症;

尿瀦留

尤其對於男性來講,容易出現攝護腺增生,或是存在尿路結石等疾病,導致尿瀦留的現象。當高血壓患者合併尿瀦留,由於尿液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可表現為高血壓尿不出來尿。如果是攝護腺增生導致的,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坦索羅辛(Tamsulosin)等藥物治療,嚴重者可能需要留置導尿管。如果尿瀦留一直得不到控制,可能會引起反射性血壓升高,同時還可能導致腎臟傷害。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