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透過運動療法、飲食調整、冥想練習、鬆弛訓練以及中藥調理等非藥物方法來改善睡眠品質。若症狀沒有緩解反而加重,應儘快就醫。

如何改善睡眠品質
改善睡眠品質可以採取運動療法、飲食調整、冥想練習、鬆弛訓練、中藥調理等方法。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
運動療法
建議患者每天規律地進行適度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等,每次持續30分鐘以上。因為適當的運動能夠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提高心肺功能,有助於消耗體內過多的能量,使人感到疲乏從而有助於入睡。
飲食調整
睡前適當進食一些有助於睡眠的食物,例如牛奶、香蕉等;必要時也可遵醫囑服用樂比克(Zopiclone)片、酒石酸佐沛眠(Zolpidem)片等藥物助眠。上述食物及藥物中含有一定量的促睡物質,能有效調節神經傳導物質平衡狀態,進而起到安神助眠的作用。
冥想練習
指導患者採用正念冥想的方式,在固定時間段內集中注意力觀察呼吸或其他感官體驗,每日堅持練習。研究顯示,冥想可幫助個體減少對失眠的擔憂和焦慮情緒,改善睡眠品質問題。此方法有助於培養放鬆心態,進一步最佳化睡眠環境。
鬆弛訓練
指導患者運用肌肉鬆弛技巧,透過逐步放鬆身體各部位來緩解緊張感,通常在臨睡前進行。鬆弛訓練有助於減輕身心壓力,促進血液循環,進而改善睡眠品質。它可以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形成穩定的生物鐘節奏。
中藥調理
根據體質特點配製適合的方劑,如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天王補心丹等,遵循醫囑長期服用。中藥可透過調節臟腑功能、平抑情志等方式發揮作用。中醫認為肝火旺盛、心脾兩虛可能導致失眠,因此使用具有清熱疏肝、養血安神功效的中藥可緩解相關症狀。
除了上述措施外,保持規律作息也是促進睡眠的關鍵因素之一。建議患者儘量在同一時間上床睡覺並設定合理的起床時間,以幫助調整生物鐘。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