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潛期與免疫狀態

分類: 健康百科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2.22
本文介紹了麻疹的潛伏期以及蕁麻疹與肺癌的關係。麻疹潛伏期通常在6至21天之間,而接種過麻疹疫苗或處於潛伏期被動免疫狀態的人則可能延長至3至4周。至於蕁麻疹與肺癌之間的關係,雖然有時蕁麻疹可能是肺癌的早期症狀之一,但這並不是絕對的規律。若患者出現相關症狀且無法確定原因,建議及時就醫進行專業評估和診斷。

麻疹潛伏期多少天

麻疹潛伏期大約是6~21天,平均10天左右,曾經接種過麻疹疫苗,又或者是在潛伏期被動接受免疫的人,潛伏期可能會更長一些,大約是在3~4周。麻疹是因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性呼吸道疾病,但在感染麻疹病毒後不會立刻發病,需要經過潛伏期階段才可發病。麻疹潛伏期就是麻疹病毒快速繁殖的階段,在病毒入侵之初由於數量較少,無法造成症狀。等到麻疹病毒復制到一定程度後,就會進入前驅期,通常會持續3~4天左右,症狀表現為發燒、咳嗽、流鼻涕、流淚、咽喉部位充血、眼結膜充血畏光等。同時,皮膚逐漸出現麻疹黏膜斑,向著出疹期過渡。發燒後的3~4天進入出疹期,表現為稀疏的不規則淡紅色斑丘疹,同時會伴隨淋巴結腫大、嗜睡、煩躁不安、譫妄等多個症狀表現。在出疹後的3~4天皮疹逐漸消退,之後7~10天可恢復正常。麻疹屬於自限性疾病,但是由於有傳染性,所以需要隔離並臥床休息,同時給予豐富且有營養的飲食支援、保持皮膚黏膜部位清潔,在出疹期密切觀察病情發展,配合醫生對症治療,以促進疾病盡快恢復。

蕁麻疹是肺癌早期症狀嗎

蕁麻疹有可能是肺癌早期的症狀表現,但並不絕對。蕁麻疹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以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皮膚局限性水腫反應。肺癌屬於惡性腫瘤,疾病源於肺部支氣管黏膜或者腺體部位,肺癌患者有可能會產生特定抗原和酶類物質,而導致患者出現相關症狀,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少數患者合併有過敏反應時,可在肺癌早期出現蕁麻疹的相關症狀,多與勞累或者精神緊張等因素有關,如果皮膚經常受到摩擦、日光照射等,也可能會誘發蕁麻疹表現。患者可出現皮膚風團、血管性水腫、瘙癢等,嚴重時會出現發燒、噁心、嘔吐、腹瀉等,部分患者還可能也會出現呼吸困難,但蕁麻疹並不是肺癌早期的特異性症狀,不能僅以此來判斷是否為肺癌早期。建議患者出現蕁麻疹等身體表現時,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在醫生幫助下進行體格檢查、胸部影像學檢查、內鏡檢查、細胞學檢查、基因檢測等幫助診斷。確診肺癌後要及時選擇分子標靶治療,也可透過外科手術方法進行腫瘤區域性切除或者擴大切除,降低腫瘤轉移或者擴散的可能,幫助提高生存品質。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