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上腺高血壓怎麼治療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2.22
腎上腺高血壓通常包括嗜鉻細胞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和皮質醇增多症,治療方法有藥物和手術。 1、嗜鉻細胞瘤。嗜鉻細胞瘤起源於腎上腺髓質、交感神經節和體內其他嗜鉻組織。腫瘤間歇地或連續地向多巴胺釋放過量的腎上腺素(Adrenaline)和正腎上腺素。典型病例為血壓不

腎上腺高血壓通常包括嗜鉻細胞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和皮質醇增多症,治療方法有藥物和手術。

嗜鉻細胞瘤

嗜鉻細胞瘤起源於腎上腺髓質、交感神經節和體內其他嗜鉻組織。腫瘤間歇地或連續地向多巴胺釋放過量的腎上腺素(Adrenaline)和正腎上腺素。典型病例為血壓不穩定和陣發性發作。發作時除血壓突然升高外,還包括頭痛、心悸、噁心、出汗、四肢冰冷麻木、視力下降、上腹部或胸骨後疼痛等。典型的癲癇發作可能是由情緒變化引起的,如興奮、恐懼和憤怒。大多數嗜鉻細胞瘤是良性的,其中10%是惡性的,手術切除有效。對於術前或惡性病變多發轉移不能手術的患者,選擇α、β感受器拮抗劑聯合降壓治療。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這種疾病是由腎上腺皮質增生或腫瘤分泌醛固酮過多引起的。典型的症狀和體徵有:輕中度高血壓;多尿,特別是夜尿,口渴,尿比重低;陣發性肌無力或麻痺、肌痛、手足搐搦或麻木等。如果高血壓合併上述三種臨床表現,低血鉀症和高鈉血症並沒有任何其他解釋,就要考慮本病的可能。如果是腎上腺腺瘤或癌引起的,手術切除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如果是腎上腺皮質增生,也可以採用腎上腺次全切除術,但效果相對較差,降壓藥物選用醛固酮拮抗劑和長效鈣通道阻滯劑。

皮質醇過多

腦下垂體腫瘤,腎上腺增生或腫瘤,表現為滿月,皮膚多毛,皮膚薄,血糖高,24小時尿遊離皮質醇和17~羥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或17~酮類固醇,腎上腺超音波可有佔位性病變。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手術、放射和藥物來治癒疾病本身。利尿劑或其他抗高血壓藥物可用於抗高血壓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