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可以換個醫院做嗎
放療是針對惡性腫瘤區域性治療的一種手段,是惡性腫瘤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一般來講,放療是一個相對複雜的過程,一旦放療開始執行,不建議中途更換醫院,更換醫院可能會耽誤最佳治療時間,影響治療效果。放療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外照射放療分為定位、勾畫靶區、制定放療計劃、復位、進行治療等階段,限於不同醫院工作量及工作流程的影響從定位到進行治療,可能得需要一定的時間,相對較快的醫院也需要3-5天。如果患者已在某醫院進行了放療的準備工作,更換其他醫院依然需要從頭開始,醫院之間定位影象無法匹配。如果更換醫院做治療可能會耽誤治療時間。如果放療期間需要同步化療或其他治療,更換醫院後可能會導致同步治療的延遲給治療帶來不便。另外,各醫院間對放療機器的相關參數設置存在差異,比如說擺位誤差,不同醫院之間往往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只適合於本單位機器的運用。而且不同醫院之間的放療醫生勾畫靶區可能會有所差異,一般來講這種差異都是基於醫生自身的水平和對患者個體化的考慮。如果已經開始了放療建議不要更換醫院,這樣會造成治療的不連續,可能會影響治療效果。
放療28次是什麼概念
放療28次屬於長療程、常規劑量分割的化療方案,因腫瘤細胞相對同類正常細胞較易被放射線傷害,因此放療常用於治療腫瘤,如鼻咽癌、食道癌、子宮頸癌等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且有積極的保護作用。放療28次的放療總劑量接近根治劑量,聯合化療、免疫、標靶治療通常能根治病變。對於預期生存期較長,體質較好、活動功能狀況評分較高,疼痛相對較輕的患者,放療28次能夠更精準地定位腫瘤,可以在控制腫瘤局勢,達到一定治療效果的同時,較大程度降低劑量,縮小輻射範圍,減少對人體正常組織的侵害,但需要注意患者體質較差、預期生存期不理想等情況時,預後相對較差。並且放療28次可能會出現一定反應,如放療7-8次後,食道黏膜出現進食哽噎、疼痛等,或腹瀉加重、無法控制大便等區域性放射反應症狀。在放療過程中,需注意患者區域性及全身反應,如患者全身狀況較差,需及時補充高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蝦等,從而增強免疫力,放療區域性應保持乾燥和清潔,避免形成潰爛。出現食道傷害,如潰瘍時,可使用康復新液、冰硼散等治療,或腹瀉較重時,使用複合麩醯胺酸(Glutamine)腸溶膠囊等藥物止瀉。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