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膽紅素偏高到多少就有危害
新生兒總膽紅素出生0-1天為34-103μmol/L,1-2天為103-171μmol/L,3-5天為68-137μmol/L。如果新生兒膽紅素每日上升超過85μmol/L或每小時0.5mg/d,或者黃疸持續時間長,比如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或者有黃疸退而復現等情況,考慮為病理性黃疸,這種情況是比較危險的,對身體存在一定的危害。成人中血清總膽紅素正常值應為3.4-17.1μmol/L,一般由於生理原因導致的總膽紅素輕度偏高不會超過34.2μmol/L,此時為隱性黃疸或亞臨床黃疸,對人體的危害較小。當血清總膽紅素到達34.2-51.3μmoL時,部分有經驗的醫師可肉眼識別出黃疸,此時對患者身體存在一定的危害。臨床上總膽紅素34.2-171μmol/L為輕度黃疸,171-342μmol/L為中度黃疸,342μmol/L為高度黃疸,在病程中檢測總膽紅素可以判斷療效,指導治療。總膽紅素為結合膽紅素和非結合膽紅素之和,是體內衰老紅血球隨血液循環在體循環中分解、破裂,血紅素釋放、分解的最終代謝產物。當總膽紅素值升高時,可能導致身體出現黃疸,也可說明肝臟存在一定程度的損害。通常引起總膽紅素升高的原因較多,如飲酒、藥物、疾病以及不良生活習慣,包括熬夜、不健康飲食等。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找出引起總膽紅素升高的病因,再進行針對性治療,從而降低血清中總膽紅素的值,減少對於身體的危害。如果新生兒總膽紅素偏高,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光照治療,同時做好新生兒皮膚護理。
總膽紅素偏高直接間接膽紅素正常
總膽紅素包括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一般不存在總值偏高而兩項同時正常的情況。若總膽紅素高於正常值,可能是肝硬化導致,也可能是膽管結石導致,還可能是紅血球大量被破壞導致。
肝硬化
若出現總膽紅素偏高的情況,並且伴隨輕度乏力、腹脹、肝掌、齒齦出血、貧血等併發症,則可能為肝硬化。肝硬化是肝臟組織大量傷害後引發,因而會導致肝臟轉化膽紅素的過程出現異常,導致膽紅素蓄積,引起總膽紅素偏高的情況。若出現上述症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血常規和超音波查明疾病,避免延誤病情,同時使用干適能(Adefovir Dipivoxil)、美他多辛(Metadoxine)等藥物進行治療,但是藥物的使用要諮詢醫師,避免出現嚴重的不良藥理作用;
膽管結石
該疾病一般與膽汁淤積有關,也可能由膽道蛔蟲導致,患者可能會出現噁心、畏寒、腹痛等症狀,會導致膽汁代謝異常,使膽紅素無法正常排洩,蓄積於體內,導致總膽紅素偏高。若出現相關症狀,建議使用排石顆粒、消炎利膽片等藥物進行治療,若症狀較為嚴重,可以採取切開取石的手術進行治療;
紅血球大量被破壞
膽紅素由紅血球衰亡後釋放,如果患有白血病、溶血性貧血等疾病,會導致紅血球大量死亡,釋放出大量膽紅素,導致總膽紅素偏高,此時需要根據情況進行治療。如果存在白血病,可以進行骨髓移植治療,如果存在溶血性貧血,可以透過輸血法、使用普賴鬆(Prednisone)等方法進行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