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肺結核感染是指患者既往存在其他基礎疾病,在此基礎上又發生肺部的結核桿菌感染。常見的基礎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腫瘤等嚴重的基礎性疾病。
合併肺結核感染是指患者既往存在其他基礎疾病,在此基礎上又發生肺部的結核桿菌感染。常見的基礎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腫瘤等嚴重的基礎性疾病。

如果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免疫力下降的情況,如長期應用類固醇治療氣喘,或者患有愛滋病等情況時,就容易導致結核菌感染的發生。此時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進行分析,具體如下:一、原發性繼發性感染
原發性感染
通常指初次感染結核桿菌所引起的感染,常見於兒童和青少年時期。主要症狀表現為低燒、乏力、咳嗽、咳痰、盜汗、食慾不振等症狀,可遵醫囑使用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等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
繼發性感染
通常是由於身體同時或先後受到其他細菌、病毒或其他病原體的侵襲而發生的二次感染,常會出現明顯的高燒、寒顫、消瘦、大量出汗、胸痛、咳血等症狀,可以遵醫囑服用孟表多(Ethambutol)、吡嗪醯胺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併發症
當出現嚴重的肺結核感染後,可能會引起多種併發症,比如急性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症、大葉性肺炎、空洞型肺結核等。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並在醫生指導下給予針對性地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