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患者經過積極治療後,如果出現痰多的情況,可能是由於身體抵抗力增強、病情恢復導致。此外,也有可能是合併有其他疾病引起,如慢性咽炎、支氣管擴張症等。

非病理性因素
身體抵抗力增強
若肺結核患者在患病期間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藥物治療,並且身體素質較好,免疫力較強,則可能會使體內殘存的結核桿菌被完全殺滅,而身體會將結核桿菌產生的代謝廢物透過呼吸道排出體外,從而表現為較多的痰液。此時屬於正常現象,不需要特殊處理,建議適當增加飲水量,有助於稀釋痰液,促進其排出。
病情恢復
若肺結核患者的病變部位未發生壞死或纖維化,通常會出現咳嗽症狀,在咳嗽時可產生少量分泌物並形成痰液。因此當肺結核患者經過積極有效的抗結核治療後,可以使病變組織逐漸修復和治癒,進而使咳嗽症狀減輕或者消失,同時也會減少痰液生成。但因個體差異不同,部分人群可能不會立即好轉,仍會有痰多的表現,需要繼續遵醫囑用藥鞏固治療。
病理性因素
慢性咽炎
若肺結核患者既往存在咽喉炎症性疾病,經積極治療後,兩者可以併發在一起,也可出現痰多的症狀。一般可以透過噴霧治療改善,比如使用生理食鹽水做霧化吸入以保持呼吸道通暢,還可以口服希復欣敏(Cefixime)膠囊、阿莫西林(Amoxicillin)等抗生素類藥物控制感染。
支氣管擴張症
患有支氣管擴張症的人群,常因為長期受到細菌、病毒感染而引發慢性發炎反應,導致支氣管壁結構破壞,使其持久擴張變形,主要表現為咳大量膿性痰,伴有發燒、畏寒等症狀。若與肺結核合併存在,也可以誘發上述情況,需及時到醫院就診,明確診斷後再對症治療。例如針對支氣管擴張症,可給予類固醇治療,如地塞松(Dexamethasone)、注射用甲基普立朗錠(Methylprednisolone)琥珀酸鈉等,還可聯合應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Amoxicillin+Clavulanate)、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藥物,以消除發炎,緩解不適症狀。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去人流量密集的地方,以免發生交叉感染。另外還要注意合理飲食,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補充維生素以及膳食纖維,幫助身體健康。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