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在進行左腿截肢手術前並未發現肺部病變,在術後出現肺結核復發的情況,則可能是由於術前未及時治療或病情嚴重、病灶範圍較大等因素導致。此外,還可能與既往存在肺結核疾病有關。

原因
未及時治療
部分肺結核患者在確診時,並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此時便容易忽視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而當患者進行左腿截肢手術後,才被發現有肺結核的復發情況。對於此類情況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然後遵醫囑使用利福平(Rifampin)等藥物控制病情進展。
病情嚴重
若患者本身患有嚴重的肺結核,且病灶廣泛分佈於雙肺中下葉,甚至累及胸膜影響呼吸功能,此時透過左腿截肢手術並不能完全治癒肺結核,所以會出現上述現象。對此建議繼續遵醫囑規律服用Isoniazid(INH)、吡嗪醯胺膠囊等抗結核藥進行治療。
病灶範圍大
如果患者的肺結核病灶比較廣泛,如瀰漫性肺間質纖維化,或者伴有廣泛的支氣管擴張以及空洞形成等情況,此時即使進行了左腿截肢手術也不能徹底清除病灶,因此會導致肺結核復發的現象發生。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遵醫囑選擇頭孢曲松(Ceftriaxone)、阿奇黴素(Azithromycin)等抗生素類藥物預防感染的發生。
既往存在肺結核
部分患者在截肢之前就已經出現了肺結核的症狀,但是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從而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所以在截肢之後還會出現肺結核復發的情況。對此需積極進行抗結核治療,常用的抗結核藥物包括孟表多(Ethambutol)、吡嗪醯胺膠囊等。
處理
通常情況下,如果患者已經接受了左腿截肢手術,那麼其生存品質會受到明顯的影響,而且也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為了防止肺結核復發,建議積極配合醫生進行相關的治療措施,同時還要定期到醫院複查,以便瞭解身體恢復情況。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