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吃藥後有結節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肺結核患者在遵醫囑服用抗結核藥物治療之後,進行影像學檢查時發現肺部存在結節,可能是既往的肺結核病灶、也有可能是新發的肺結核。需要結合患者的臨床症狀以及相關實驗室檢查結果來綜合判斷。

肺結核患者在遵醫囑服用抗結核藥物治療之後,進行影像學檢查時發現肺部存在結節,可能是既往的肺結核病灶、也有可能是新發的肺結核。需要結合患者的臨床症狀以及相關實驗室檢查結果來綜合判斷。

原發性肺結核

肺結核病灶

如果肺結核患者經過積極有效的抗結核治療,在停用抗結核藥物一段時間之後再複查胸部CT,會表現為肺上的小結節影,通常提示之前患有肺結核,但是已經治癒,並且沒有傳染性。此時不需要特殊處理,定期隨訪即可。

新發肺結核

部分肺結核患者在接受抗結核治療的過程中,由於用藥不當或者治療不規律等原因導致病情反覆發作,從而出現新的肺結核病灶。對於這種情況可以繼續使用原來的抗結核方案鞏固治療,必要時也可以聯合敏感的抗結核藥物加強治療,常用的口服抗結核藥物包括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等。

繼發性肺結核

良性病變

多數情況下考慮與慢性發炎或長期吸菸等因素有關,一般不會引起明顯的不適症狀,也不需要特殊的治療,但要注意戒菸,避免有害氣體吸入。

惡性腫瘤

少數情況下還可能與肺癌等惡性疾病有關,常伴有咳嗽、咳痰、咳血等症狀。一旦確診應該及時手術切除病灶並進行病理檢查,根據術後的結果輔助放療、化療等方法綜合治療。

此外,還有少部分情況是結核性腦膜炎或者是腸結核所致,建議完善糞便常規、潛血試驗等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然後進行針對性地治療。平時還要注意飲食清淡,適當增加運動量提高身體素質。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