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主要透過呼吸道傳播。臨床表現以咳嗽、咳痰2周以上為主要症狀,部分患者有低燒、乏力、盜汗等全身中毒症狀。臨床上對於肺結核的治療主要是遵醫囑進行抗結核藥物治療,常用的抗結核藥物包括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孟表多(Ethambutol)等。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主要透過呼吸道傳播。臨床表現以咳嗽、咳痰2周以上為主要症狀,部分患者有低燒、乏力、盜汗等全身中毒症狀。臨床上對於肺結核的治療主要是遵醫囑進行抗結核藥物治療,常用的抗結核藥物包括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孟表多(Ethambutol)等。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則可能需要採取其他的治療方法,例如手術治療等。
抗結核藥物治療
1.Isoniazid(INH):可以抑制結核分枝杆菌DNA合成,從而發揮殺菌作用,並且還可以干擾蛋白質合成而使細菌死亡。常用於各型結核病治療,也可作為肺結核的強化期治療藥物之一。
2.立汎黴素(Rifampicin):具有廣譜抗菌的作用,在體內可迅速轉化為亞碸基和碸基的代謝產物,與菌體的RNA結合,抑制RNA的合成,阻斷遺傳信息傳遞而達到殺菌作用。可用於各種結核病的初治患者,以及肺結核的強化期治療。
3.孟表多(Ethambutol):為一種鳥嘌呤核苷類似物,其結構中的一碳單位不同於自然存在的核酸成分,因此不進入細胞核發揮作用。口服後在腸道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對結核分枝杆菌具有強大且高度的選擇性殺傷作用。
手術治療
若肺結核導致嚴重的肺部組織纖維化或鈣化時,可行肺段切除術或全肺移植術改善通氣功能,但術後容易復發。
患有肺結核的患者平時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加重不適症狀。另外建議定期複查,以便於瞭解疾病的恢復情況。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