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體溫高、肺結核復發的情況,可能是由於感染性發燒導致,也有可能是結核桿菌耐藥引起。建議及時就診明確診斷,並進行針對性治療。

感染性發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如病毒或細菌等病原體入侵身體後發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可出現咽喉部疼痛、咽乾、咳嗽等症狀,發炎因子刺激體溫調節中樞可使患者出現晨起體溫高的情況。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感冒藥物,如復方氨酚烷胺膠囊、連花清瘟顆粒等進行治療,同時注意休息、適當增加飲水量,一般症狀改善後上述異常表現即可消失。
肺結核復發
免疫力下降
如果長期熬夜、酗酒或者本身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等,均可導致患者的抵抗力明顯下降,而結核菌在身體內大量增殖釋放毒素入血,便可再次誘發肺結核的發作。需要遵醫囑給予利福平(Rifampin)、Isoniazid(INH)以及孟表多(Ethambutol)等聯合用藥治療。
結核桿菌耐藥
若既往確診為肺結核並經過積極規律地聯合抗結核治療後,但仍有部分敏感菌株未被徹底殺滅,剩餘的非敏感菌株可再次大量繁殖而導致病情反覆。需嚴格遵循早期、適量、規律、全程和聯合的原則,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選擇硫酸鏈黴素(Streptomycin Sulfate)、注射用愛黴素(Amikacin)注射液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或者是頭孢曲松(Ceftriaxone)、青黴素G(Penicillin G)等頭孢類抗生素治療。
其他原因
還可能與肺結核處於活動期等原因有關,通常還會伴有咳血等情況。對此應嚴格臥床休息,加強營養支援,比如食用雞蛋羹、牛奶等食物補充蛋白質等營養物質,促進身體恢復。
此外,若是由於腫瘤侵犯胸膜或膈肌引起的癌性腹水,也可影響體溫調節中樞而造成此類現象的發生。此時應及時完善病理檢查明確診斷,儘早行手術切除病灶,術後結合放化療等輔助治療以防止疾病的復發。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