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後期併發症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肺結核的整個病程中都可能會出現一定的併發症,而後期主要以呼吸道症狀為主。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在活動期可表現為咳嗽、咳痰、發燒等症狀,隨著病情進展還可出現咳血以及全身中毒症狀等。

肺結核的整個病程中都可能會出現一定的併發症,而後期主要以呼吸道症狀為主。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在活動期可表現為咳嗽、咳痰、發燒等症狀,隨著病情進展還可出現咳血以及全身中毒症狀等。

呼吸道症狀

肺內空洞

由於肺部組織受到結核分枝杆菌侵犯,導致肺部組織壞死形成空洞,進而可影響氣體交換而導致不同程度的缺氧情況。通常情況下肺結核空洞直徑<0.5cm時,屬於微小結核性空洞,若空洞直徑>2cm則為巨大空洞。

支氣管擴張

如果肺結核患者併發了肺膿腫或急性細菌性感染性疾病,則會導致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並發生變形,從而導致支氣管擴張的情況。

淋巴結腫大

當結核分枝杆菌透過血液傳播至肺門淋巴結後,就可能使區域性組織受累而出現發炎反應,繼而造成淋巴結腫大的現象。

纖維硬結灶及鈣化灶

在影像學檢查下會發現肺部有圓形或者類圓形的高密度陰影,並且邊界比較清晰,一般不會對身體產生明顯的影響。

全身中毒症狀

午後低燒

是指體溫在下午開始升高,但不超過39℃,常伴有夜間盜汗、乏力、食慾不振、消瘦等症狀。

體重減輕

由於長期消耗營養物質,所以會出現明顯的體重下降。

其他方面

部分肺結核晚期的患者還可能出現肺動脈高壓、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肺心病等情況,甚至還會危及生命。

因此對於確診肺結核的患者而言,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如遵醫囑使用利福平(Rifampin)、Isoniazid(INH)、吡嗪醯胺膠囊等藥物控制病情發展。另外還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或者是親密接觸,以免發生交叉感染。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