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為什麼夜間咳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肺結核患者出現夜間咳嗽症狀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主要是由於環境刺激導致,而病理性因素主要包括過敏反應、發炎反應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等。

肺結核患者出現夜間咳嗽症狀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主要是由於環境刺激導致,而病理性因素主要包括過敏反應、發炎反應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等。

生理性因素

環境刺激

部分患者的肺部結核病灶比較廣泛,當晚上平躺時會加重對呼吸道的壓迫,從而引起氣道通氣不暢,繼而導致咳嗽症狀較重的情況發生。此外,在夜間睡眠的過程中,如果空氣中的粉塵或有害氣體較多,則可能會刺激到患者的呼吸道黏膜,進而引發咳嗽的症狀。

病理性因素

過敏反應

若患者屬於易過敏體質,並且在患病期間接觸到過敏原後則會出現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氣喘等情況的發生,此時就會誘發身體產生一系列較為強烈的免疫應答反應,進而使患者出現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並可伴有劇烈的乾咳表現。建議及時明確並脫離過敏原所在的環境,必要時遵醫囑使用氯雷他定(Loratadine)、勝克敏(Cetirizine)等抗組織胺類藥物進行治療。

發炎反應

對於肺結核病情嚴重的患者而言,其肺內的發炎因子滲出明顯增多,因此在夜間休息的時候,隨著體位的變化會導致痰液引流不暢,大量膿性分泌物積聚於咽喉部位即可引起明顯的咳嗽症狀。此類情況需要積極給予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如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等。

藥物不良反應

臨床常用的一線抗結核藥物主要有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吡嗪醯胺片等,但上述藥物均有可能會對胃腸道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比如噁心、嘔吐、腹瀉等不適現象。尤其在服用立汎黴素(Rifampicin)以後,大量的紅色細小顆粒物會透過嗓咽部被吐出來,所以會使患者誤認為是咳嗽。

除以上相對常見原因外,還有其他的可能性疾病,比如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左心衰竭等。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來幫助確診具體病因,然後聽從醫生指導採用合適的方法處理,比如心功能不全者可應用呋塞米(Furosemide)、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藥物緩解水腫及充血;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需戒菸,配合支氣管擴張劑,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撲咳喘(Bricanyl)等藥物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