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將肺結核分為五種型別,其中三種型別的分類標準為不同型別病程的分期。而根據發病機制的不同,可分為細胞介導過敏反應性肺結核、免疫缺陷相關性肺結核和隱源性肺結核等非細胞介導過敏反應性肺結核。

一、按照不同型別的病程進行分型
急性肺結核
患者通常起病急促,可有低燒、乏力、咳嗽等症狀,病變範圍較侷限,影像學檢查可見滲出浸潤陰影或邊緣模糊不清的片狀雲霧狀陰影,部分患者的痰中可以找到抗酸染色陽性的結核分枝杆菌。
慢性肺結核
多數患者可能無明顯症狀,也有部分患者會出現咳嗽、咳少量白色黏液痰或血絲痰、發燒、盜汗、咳血以及輕度呼吸困難等症狀,病變範圍常較廣泛,常見於曾經患過肺結核後又復燃的情況,胸片顯示兩肺紋理增多、變粗,普遍模糊,也可表現為散在或多發的斑片影及索條影,其中有薄壁空洞形成者較為少見。
亞臨床肺結核
患者一般沒有明顯的陽性體徵,但可能出現咳嗽、咳少量白色黏液痰或血絲痰、午後低燒、乏力、食慾減退、盜汗、體重減輕等現象,影像學檢查提示兩肺野內散在或瀰漫分佈的小片狀陰影,其周邊可呈放射狀支氣管擴張的表現。
二、按照發病機制不同的分型
1.細胞介導過敏反應性肺結核:此類肺結核的發生與身體產生遲髮型超敏反應有關,當結核菌及其產物進入體內後,被T淋巴細胞識別並引起致敏肥大細胞等多種發炎活性細胞活化,釋放具有趨化作用的白三烯類物質,促使巨噬細胞聚集,並啟用嗜酸性粒細胞、γ-球蛋白和補體系統,導致區域性發生嚴重的細胞介導過敏反應,從而出現過敏性支氣管肺麴黴病、過敏性肺泡炎等疾病。
免疫缺陷相關性肺結核
如愛滋病合併肺結核,這類肺結核的發生主要是由於HIV感染造成身體免疫功能嚴重缺陷所致,是結核分枝杆菌透過呼吸道侵入人體,在肺臟定居增殖所引起的病變。
隱源性肺結核
對於X光檢查未發現異常,痰塗片抗酸染色陰性和培養結核分枝杆菌均為陰性的肺結核稱為隱源性肺結核,可能是由於身體初次感染結核分枝杆菌後,潛伏病灶活躍或再次感染結核分枝杆菌所致。
如果存在肺結核,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完善相關的實驗室檢查明確診斷,比如PPD試驗、血常規、C反應蛋白(CRP)測定、血清降鈣素原測定、胸部CT等,然後遵醫囑治療,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