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發性肺結核是指非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導致的肺結核,包括浸潤性肺結核、空洞型肺結核等。根據病程長短可分為新發肺結核和陳舊性肺結核,不同型別的肺結核症狀有所不同。
繼發性肺結核是指非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導致的肺結核,包括浸潤性肺結核、空洞型肺結核等。根據病程長短可分為新發肺結核和陳舊性肺結核,不同型別的肺結核症狀有所不同。

新發肺結核
浸潤性肺結核
早期可無明顯症狀或僅出現輕度乏力、低燒、咳嗽等不適,隨病情進展可能出現咳嗽、咳少量白色黏液痰或血絲痰、盜汗、消瘦等症狀。如果病變侷限於肺部,則一般不出現咳血,如果病灶範圍較大時則可能出現痰中帶血的現象。此外還可伴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發燒、胸痛以及不同程度的聲音嘶啞、嗆咳、失聲等症狀。
空洞型肺結核
患者常表現為咳嗽、咳大量膿臭痰,同時伴有高燒、畏寒、胸痛、全身乏力、食慾減退等症狀。嚴重者還可能會併發肺膿腫、大咳血甚至急性肺梗塞等疾病。
乾酪樣肺炎
屬於嚴重的肺結核型別之一,患者會出現明顯的畏寒、高燒,並伴有咳嗽、咳大量濃痰且伴鐵鏽色色澤,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咳血的表現。隨著病情發展,患者還可能由於缺氧而出現呼吸困難、呼吸窘迫等表現。
其他
若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還可能出現結核性腦膜炎、結核性腹膜炎、結核性關節炎、腎結核等多種併發症,此時也會表現出相應的臨床症狀。
陳舊性肺結核
此類患者的症狀相對較輕,主要為既往存在的咳嗽、咳少量黏液痰、有輕微乏力、午後低燒、盜汗、食慾減退等症狀,但通常沒有典型的結核中毒症狀,也沒有典型的體徵。
對於存在肺結核的患者而言,在治療方面需要進行抗結核治療,常用的藥物有立汎黴素(Rifampicin)、Isoniazid(INH)、孟表多(Ethambutol)等。同時還需加強營養支援,以促進身體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