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咳痰可能是非疾病因素導致的,也可能是感冒、慢性咽炎等疾病因素所致。此外,若患者存在肺炎、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症、肺結核等情況時也會出現此類症狀。

非疾病因素
如果前一天晚上吃了刺激性食物或喝水較少引起上火,可能會導致第二天晨起咳嗽、有痰的情況,此時屬於正常現象,不用過於擔心,注意調整飲食結構並適當多飲水即可逐漸改善。
病理因素
感冒
受涼後身體免疫力下降,細菌或病毒容易侵入呼吸道黏膜而導致感冒,就會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並且還可能出現流鼻涕、打噴嚏以及發燒等情況。建議遵醫囑使用Paracetamol/Amantadine、連花清瘟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
慢性咽炎
可能與長期張口呼吸、大聲說話等因素有關,由於咽喉部受到不良刺激可引發發炎反應,表現為頻繁乾咳、嗓子疼痛、異物感明顯、分泌物增多、聲音嘶啞等不適。晨起時因體位改變而使痰液刺激區域性神經,進而出現上述情況。對此需遵醫囑應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金嗓利咽丸等藥物治療。
肺炎
通常由病原微生物感染造成,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也可繼發於細菌感染,比如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患病以後會導致患者出現咳嗽、胸痛、全身乏力的症狀,隨著病情進一步加重還有可能導致高燒、咳黃痰等。可以遵醫囑透過靜脈點滴的方式給藥治療,使用的藥物包括頭孢曲松(Ceftriaxone)、青黴素G(Penicillin G)等。
肺膿腫
常為厭氧菌、需氧菌及混合感染致病菌入侵肺組織形成膿腔所致,常見症狀是持續性劇咳、痰量多、臭味重,還會伴隨畏寒、高燒、盜汗、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等表現。一經確診需及時採取有效的抗菌素治療,如克林達黴素(Clindamycin)、甲硝唑(Metronidazole)等。
支氣管擴張症
主要由免疫功能異常、下呼吸道定植菌感染等因素引起,病變發作時可出現大量黏稠痰液,伴有反覆咳血、呼吸困難、咳嗽等不適。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奇黴素(Azithromycin)、克拉黴素(Clarithromycin)等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治療。
肺結核
是由結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典型症狀為午後低燒、潮熱、盜汗、消瘦等,同時還會伴隨咳嗽、咳痰、痰中帶血等不適。明確診斷後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結核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利福平(Rifampin)、吡嗪醯胺片等。
除以上相對常見原因外,還有其他的可能性疾病,比如腫瘤等。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而且得不到控制,也可以到醫院呼吸內科就診,配合醫生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日常應注意避免吸菸、飲酒,以免加重對呼吸道黏膜的傷害。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