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已經治癒了肺結核,則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如果未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會出現咳嗽咳痰、咳血等呼吸道症狀以及消瘦乏力、盜汗潮熱等營養不良表現。
如果患者已經治癒了肺結核,則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如果未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會出現咳嗽咳痰、咳血等呼吸道症狀以及消瘦乏力、盜汗潮熱等營養不良表現。
積極治療後的影響
若患者既往患有肺結核,並且經過積極的抗結核治療後病情得到控制,一般不會有較大危害。因為此時患者的病灶比較穩定,而且體內有足量的抗結核藥物將結核桿菌殺滅,所以通常不會再發生傳染。此外,也不會導致患者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如低燒、盜汗、午後發冷、疲乏無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胸痛、咳嗽、咳少量黏液痰或膿性痰、呼吸困難等症狀。
消極治療後的危害
呼吸道症狀
由於肺部組織受到傷害,在活動勞累之後容易引起咳嗽、咳痰的症狀加重,甚至還會伴隨濃重的臭味。同時因肺功能下降,可導致氣體交換障礙而引發嚴重的缺氧狀況,因此會出現呼吸急促、喘息和呼吸困難等情況。
營養不良表現
主要表現為消瘦、乏力、貧血、水腫、精神萎靡不振、女性月經失調或者閉經,兒童成長發育遲緩等,嚴重時還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經衰弱症候群,比如失眠、煩躁不安、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等。
建議平時加強個人防護措施,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及毛巾等生活用品,還要保持室內通風良好。一旦發現疑似肺結核的症狀,需儘快到醫院就診並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