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或確診肺結核後,患者需要到醫院進行一系列的檢查。通常初次就診時要做的檢查包括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等,之後可能還需要根據病情進展情況進行針對性地選擇,如影像學檢查、病理學檢查等。
懷疑或確診肺結核後,患者需要到醫院進行一系列的檢查。通常初次就診時要做的檢查包括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等,之後可能還需要根據病情進展情況進行針對性地選擇,如影像學檢查、病理學檢查等。
初次就診時
體格檢查
初診時需對患者的體溫、脈搏、呼吸頻率、血壓等情況進行檢查,並觀察是否存在消瘦、乏力、盜汗等症狀。
實驗室檢查
主要包括結核菌素試驗和血常規檢查。結核菌素試驗是透過在皮膚內注射結核毒素,然後觀察注射部位出現硬結及紅暈的情況來判斷是否感染了結核桿菌。如果出現陽性反應,則提示可能存在活動性肺結核或其他器官組織中的結核病灶。而血常規檢查可以幫助醫生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並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
再次治療時
影像學檢查
常見的影像學檢查包括X光胸片、CT掃描等。這些檢查可以顯示肺部病變的位置、大小、形態以及密度等資訊,有助於診斷肺結核並確定其分期。
病理學檢查
對於疑似肺結核但胸部影像學檢查結果不明確的患者,可考慮進行經皮穿刺活檢術。該方法可以透過向肺部病變區域注入氣體或液體以突出病變範圍,再使用細針吸取樣本進行病理學檢測。這有助於確認結核分枝杆菌的存在及其型別與活性狀態。
此外,在某些情況下,心電圖檢查、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等也可用於輔助診斷肺結核。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僅列舉了一些常用的檢查專案,具體應由專業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診療方案。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