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前期吃藥早上咳血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肺結核患者在用藥治療的早期出現早晨咳嗽有血的症狀,可能是由於藥物副作用、病情加重等原因導致。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相關檢查,並根據具體病因和症狀進行針對性處理。

肺結核患者在用藥治療的早期出現早晨咳嗽有血的症狀,可能是由於藥物副作用、病情加重等原因導致。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相關檢查,並根據具體病因和症狀進行針對性處理。

原因

藥物副作用

抗結核藥物如利福平(Rifampin)可引起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等;還可引起肝功能傷害,表現為黃疸、轉氨酶升高。另外還有部分抗結核藥物可以引起消化道潰瘍,嚴重者甚至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從而造成咳血的情況發生。如果服用抗結核藥物期間出現上述不良反應,應及時告知醫生並停止服藥,必要時需遵醫囑更換其他藥物繼續治療。

病情加重

若肺結核患者未按照醫生指導堅持規律用藥,或未經專業醫生評估自行停藥,則可能導致疾病進展,使病變範圍擴大,累及支氣管黏膜血管而引發小灶性滲出浸潤,進而誘發空洞形成、痰中帶血絲以及咳血等症狀。

治療

一般治療

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增加心、肺負擔而導致原有症狀進一步加重。同時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保證呼吸道通暢,有助於緩解咳嗽症狀。

對症支援治療

對於咳嗽劇烈者,可給予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等鎮咳劑以減輕咳嗽症狀。而對於咳血者,應臥床休息,取患側臥位,頭低足高15°,以便利於血液引流,防止大量失血後造成窒息。同時還可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止血敏注射液等止血藥物,以及氨茶鹼等解痙平喘類藥物進行綜合治療。

抗結核治療

肺結核屬於慢性傳染性疾病,需要長期規範使用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等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但需要注意的是,抗結核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肝臟損害,因此在用藥過程中應定期複查肝腎功能,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則應立即停藥並及時就醫。

手術治療

若經確診為肺結核合併凝血障礙所致的大咳血,且內科治療無效時,則可能需透過外科手術清除病灶,達到止血目的。

綜上所述,當肺結核患者出現上述症狀時,首先考慮是因藥物副作用所引起的,此時不必過於緊張,通常無需特殊處理,待症狀逐漸消退即可恢復正常飲食。但如果經過一系列檢查確診為病情加重所致,則需積極接受正規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