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既往存在肺結核病史,在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後病情已經得到控制且治癒出院,但是近期又出現咳嗽、咳痰等疑似肺結核的症狀,則有可能是肺結核復發。此時通常可以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以及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並不能單純透過症狀來判定是否為肺結核復發。
臨床表現
原有症狀加重
若患者在之前患有肺結核時,會出現胸悶氣短、低燒盜汗等症狀,而在肺結核復發之後也會再次出現上述不適症狀,需要引起重視。
新發症狀
部分肺結核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症狀,比如反覆的午後低燒、乏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咳嗽、咳少量白色黏液痰或血性痰、咳血等。此外,還有少數肺結核患者可無任何臨床症狀,僅在複查時發現肺部陰影增大而被確診。
實驗室檢查
結核菌素試驗
即PPD試驗,正常值為陰性或者硬結直徑小於5mm,如陽性反應提示可能曾經感染過結核桿菌或者是活動性肺結核患者,需根據具體情況進一步明確診斷。
HIV檢測
HIV陽性的患者出現了肺結核的情況,可能是由於合併了愛滋病導致,因此懷疑有肺結核復發的情況下應先做HIV檢測。
3.γ-干擾素(Interferons)釋放試驗: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查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已知的結核分枝杆菌抗原刺激身體產生特異性抗體,然後用熒光標記物測定體內是否存在抗結核分枝杆菌抗體,從而輔助判斷是否有肺結核復發的情況。
4.結核菌培養和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取下呼吸道分泌物(支氣管鏡吸取)接種於含液體培養基的培養瓶中,置於37℃孵育 3-8周,經鑑定證實為結核分枝杆菌者即可確診肺結核復發。另外還可以採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檢測痰液中的結核分枝杆菌DNA,也可以幫助確診肺結核復發。
影像學檢查
常用的是高分辨率CT(HRCT),不僅可以顯示肺內病變部位形態特徵,還能準確鑑別滲出性病變與實變性病變,對於早期肺結核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臨床上主要依據患者的既往肺結核病史、典型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結果來進行綜合分析,必要時可以透過病理組織活檢的結果進行最終的確診。如果確實存在肺結核復發的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並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處理,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