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片通常是指胸部X光或CT。如果懷疑患者存在肺結核的情況,則進行胸部X光或CT可以輔助判斷病情進展程度以及是否出現其他併發症等。但僅透過此項檢查無法確診為肺結核,還需結合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結果,並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
拍片通常是指胸部X光或CT。如果懷疑患者存在肺結核的情況,則進行胸部X光或CT可以輔助判斷病情進展程度以及是否出現其他併發症等。但僅透過此項檢查無法確診為肺結核,還需結合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結果,並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
可輔助判斷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常表現為咳嗽、咳痰等症狀。若懷疑自身患有肺結核,則在做胸部X光或CT時可見斑片、雲絮狀陰影及邊緣模糊的病灶。同時還可以觀察到病變部位較薄,密度較低且分佈不均勻的特點。此時則提示可能存在肺結核的可能性。
不能輔助
血常規
由於肺結核屬於細菌感染性疾病,因此需配合醫生進行血常規檢查,以明確是否存在白血球、淋巴細胞增高現象,進而幫助明確診斷疾病。
痰塗片抗酸染色鏡檢
對於疑似肺結核者還可進行痰塗片抗酸染色鏡檢,即取分泌物後加入特定試劑,在顯微鏡下觀察有無抗酸染色陽性菌絲或結節,從而明確是否存在此類情況。
影像學檢查
除上述檢查外,還可遵醫囑聯合使用高分辨率CT、纖維支氣管鏡等相關檢查,以明確具體病因並積極配合治療。
病理組織活檢
必要時也可由專業醫生操作取得相應病理組織樣本,再經特殊處理後製成切片,最後根據其形態學改變來綜合分析,有助於提高準確率。
除此之外,還可能需要進行PPD試驗、結核抗體檢測等專案,建議患者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查明具體情況。若最終被確診為肺結核,則應儘早接受正規治療,如遵醫囑應用立汎黴素(Rifampicin)、Isoniazid(INH)等藥物控制病情發展。此外,患病期間還要注意做好隔離措施,避免傳染他人。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