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檢測打針後紅腫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肺結核患者進行抗結核治療前通常需要做結核菌素試驗(PPD),即皮內注射結核毒素,在注射部位出現硬結和紅線反應表示陽性,提示可能患有活動性肺結核或接種過卡介苗(BCG)。如果在打完結核毒素後出現區域性紅腫的情況,則可能是正常現象、藥物不良反應等導致。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肺結核患者進行抗結核治療前通常需要做結核菌素試驗(PPD),即皮內注射結核毒素,在注射部位出現硬結和紅線反應表示陽性,提示可能患有活動性肺結核或接種過卡介苗(BCG)。如果在打完結核毒素後出現區域性紅腫的情況,則可能是正常現象、藥物不良反應等導致。

正常現象

由於個人體質不同,部分人在注射結核毒素之後會出現輕微的過敏反應,表現為注射部位發紅、水腫以及有輕微觸痛等症狀,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症狀會自行緩解。

藥物不良反應

刺激

若存在肺結核未及時治療的情況時,可能會引起全身多個系統的損害,從而誘發多種併發症的發生,如咳嗽、咳痰、盜汗、乏力、食慾不振等不適症狀。此時可遵醫囑使用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吡嗪醯胺片等藥物控制病情進展。

繼發細菌感染

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時,容易受到細菌侵襲而發生繼發感染,常見於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病原體,進而出現注射部位紅腫的情況,並伴有疼痛感。建議遵醫囑選擇抗菌藥物治療,例如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等。

其他情況

若是自身屬於瘢痕體質的人群,還可能出現注射部位形成小疙瘩的情況。對此需注意避免抓撓患處,以免破潰引發感染。

此外,對於確診為肺結核的患者來說,應積極前往醫院就診並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再針對性用藥治療。同時還要做好隔離措施,儘量不要與他人共用生活用品,以免發生交叉感染。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