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是第一次得肺結核,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後治癒,則不會具有傳染性。但如果屬於復發的肺結核,並且沒有進行正規、規律的抗結核藥物治療,此時則可能會出現傳染的情況。
如果患者是第一次得肺結核,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後治癒,則不會具有傳染性。但如果屬於復發的肺結核,並且沒有進行正規、規律的抗結核藥物治療,此時則可能會出現傳染的情況。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主要透過呼吸道傳播。若患者為首次發作,在積極配合醫生服用利福平(Rifampin)等抗結核藥物後,病情得到控制並治癒,則通常不會再有傳染性。
但若是由於自身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導致再次發病時,而未遵醫囑使用敏感的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或用藥不規範,則可能使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從而造成病菌大量繁殖和增生,此時可發生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傳播現象,即存在一定的傳染性。
因此建議此類患者及時到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後,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治療,如遵醫囑使用Isoniazid(INH)、吡嗪醯胺膠囊等聯合用藥治療,以抑制病菌生長及複製,達到徹底殺滅結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同時還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傳染他人。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