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是指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其危害主要包括三大類,即肺內病灶、全身中毒症狀以及呼吸道症狀。建議患者出現相關不適後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
肺結核是指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其危害主要包括三大類,即肺內病灶、全身中毒症狀以及呼吸道症狀。建議患者出現相關不適後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
肺內病灶
增殖性病灶
一般為滲出性病變吸收後的殘留現象,可呈圓形或橢圓形的片狀濃密區,邊緣模糊不清,可見小片機化膜形成。
纖維乾酪樣壞死灶
屬於嚴重的炎性反應過程,常因大量結核菌進入肺組織引起,壞死物質被巨噬細胞吞噬後呈現大小不等的碎片,並有不同程度機化,肉眼觀似一團團膠凍狀物,鏡下見其中有碎屑、膽固醇結晶及鈣鹽沉積,周圍有一竇壁血管和成纖維細胞圍繞。
結節性病灶
主要由於淋巴細胞、漿細胞和上皮樣細胞聚集而形成,可伴有少量結核結節存在,常位於肺段或肺葉內,邊界清楚且密度較高。
空洞型病灶
是急性發炎病變發展而成,當壞死組織清除不完時,可用機化的包裹方法將其侷限起來,若身體抵抗力強,壞死物可自行吸收,但多數情況下壞死物無法完全清除,可在液化區穿破肺泡排出,形成一個具有活瓣作用的大皰,當壞死物質引流受阻時,則會逐漸充滿液體而不潰破。
全身中毒症狀
早期肺結核患者通常無明顯症狀,隨著病情進展,患者會出現低燒、乏力、盜汗、消瘦等症狀,同時還會伴隨淋巴結腫大、月經失調、咳嗽、咳痰、胸痛等表現。
呼吸道症狀
如果患者的肺部受到結核分枝杆菌侵犯,就會導致氣道分泌物增多,從而出現咳嗽、咳痰的症狀,嚴重者還可能會出現咳血的情況,如果未積極進行治療,隨著疾病的不斷加重,還有可能導致呼吸困難等情況發生。
日常生活中,一旦確診為肺結核,需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抗結核治療,比如遵醫囑服用立汎黴素(Rifampicin)、Isoniazid(INH)等藥物,幫助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