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頭暈吃藥不見好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肺結核患者出現頭暈症狀時,可能是由於疾病本身所導致的副作用,也有可能是合併其他疾病所致。如果服用抗結核藥物後不見好轉,則需要考慮是否為藥物不對症、耐藥等情況。

肺結核患者出現頭暈症狀時,可能是由於疾病本身所導致的副作用,也有可能是合併其他疾病所致。如果服用抗結核藥物後不見好轉,則需要考慮是否為藥物不對症、耐藥等情況。

原因

藥物副作用

部分抗結核藥物如利福平(Rifampin)等可引起頭暈、頭痛等中樞神經系統的不良反應,此時可以遵醫囑更換其他抗結核藥物治療,如Isoniazid(INH)、吡嗪醯胺膠囊等;另外若患者既往有高血壓病史,在使用利福平(Rifampin)這類藥物以後,可能會誘發或加重原有的病情,從而表現為頭暈等症狀,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降壓治療,常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等。

耐藥情況

當患者發生抗藥性肺結核時,可能也會出現頭暈的症狀,並且常伴有咳嗽、咳痰、咳血、消瘦、盜汗、乏力等不適表現。此時應及時完善相關檢查並給予針對性治療,常用的抗結核藥物包括硫酸鏈黴素(Streptomycin Sulfate)、鹽酸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

處理

對於肺結核患者來說,一旦確診應儘早開始規律聯合用藥治療,常見的抗結核藥物主要包括Isoniazid(INH)、利福平(Rifampin)、孟表多(Ethambutol)以及吡嗪醯胺膠囊等。此外,還要注意定期複查,以評估療效和判斷是否有耐藥的情況發生。

除此之外,還可見於腦供血不足、頸椎病等因素導致的頭暈症狀,因此還需要積極完善頭部影像學檢查,明確具體病因後再予相應的治療措施。比如存在腦供血不足者還可同時應用改善循環類中成藥,如通脈口服液、燈盞細辛注射液等。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