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空洞形成並增大通常提示患者存在繼發性肺結核,如浸潤性肺結核、空洞性肺結核等。此類患者的治療主要包括抗結核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肺結核空洞形成並增大通常提示患者存在繼發性肺結核,如浸潤性肺結核、空洞性肺結核等。此類患者的治療主要包括抗結核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原因
浸潤性肺結核
若肺部病灶侷限在肺內,可無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狀,但可透過痰培養發現結核桿菌感染,此時進行影像學檢查可見邊緣模糊的片狀陰影或孤立的圓形薄壁空洞影,且多數情況下不會出現明顯變化。但如果未及時接受正規的抗結核治療,則可能導致病情進展,導致病變範圍擴大,從而表現為肺結核空洞形成並增大的情況。
空洞性肺結核
如果肺內的病灶較大,並伴有明顯的滲出、壞死及液平面時,則會逐漸形成較大的空洞。而隨著疾病的進展,部分空洞可能合併細菌感染,甚至發生癌變,因此需要引起重視。
治療
抗結核藥物治療
對於浸潤性肺結核以及空洞性肺結核均應儘早開始使用敏感的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常用的抗結核藥物包括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吡嗪醯胺、鏈黴素(Streptomycin)等。此外,在用藥過程中還需注意遵循早期、規律、全程、聯合用藥的原則,以免影響到治療效果。
手術治療
如果經綜合評估後認為無法透過上述方法控制疾病發展,則需考慮採取外科手術的方法切除病灶部位,以促進身體恢復。
注意事項
由於肺結核具有傳染性,故患病期間應注意做好隔離措施,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或其他生活用品,同時還需要定期前往醫院複查,以便於瞭解自身恢復情況。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