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檢查是否患有肺結核,可以進行典型症狀的觀察、接觸史調查以及實驗室檢查。另外,還可以透過影像學檢查、病理組織學檢查等方法幫助確診。
典型症狀
咳嗽
由於肺部存在發炎,可導致患者出現乾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的症狀,若合併細菌感染,則會出現咳黃色膿性痰的情況。
發燒
當身體存在發炎反應時,通常會誘發全身性反應,從而引起發燒現象,一般以低燒為主,部分患者可能會伴有午後潮熱、乏力盜汗等症狀。
胸悶氣短
隨著病情發展,病變會對正常的呼吸功能造成影響,所以會導致患者出現胸悶、氣短、呼吸不暢等情況。
食慾下降
因疾病原因會使身體消耗較大,進而使胃腸道功能受到影響,繼而可出現食慾減退、厭食、體重減輕等表現。
其他
此外,還可能出現噁心嘔吐、皮膚發黃、皮疹、頭暈頭痛、男性陰莖異常勃起或女性月經失調等症狀。
接觸史
如果近期與患肺結核的人有過密切接觸,並且該人未做好呼吸道防護,則自身很有可能會被傳染上肺結核。
實驗室檢查
主要包括PPD試驗和T-SPOT試驗,前者是檢測結核菌素的一種方式,後者是對結核抗體進行檢測的方法,若結果為陽性則提示可能被結核分枝杆菌感染。
影像學檢查
常見的檢查包括X光檢查、CT檢查等,其中X光檢查對於判斷肺內病灶有無空洞及範圍較為準確,但對早期肺內病變不易發現。而CT檢查不僅可以顯示肺部病變情況,還可瞭解縱膈淋巴結是否有增大,有助於診斷。
病理組織學檢查
其屬於侵入性檢查,主要是採取經皮穿刺活檢術獲取一小塊肺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存在抗酸染色陽性的結節病灶。
除了上述幾種檢查外,還包括結核分枝杆菌培養、結核菌素純蛋白衍化物試驗等也可輔助診斷。但由於這些檢查均比較復雜而且費時較長,臨床上大多作為輔助手段來使用。建議懷疑自己患有肺結核後及時到醫院就診,由醫生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處理。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