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疫苗是目前公認的預防肺結核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對於易感人群而言,可選擇接種卡介苗(BCG)、注射重組B型肝炎疫苗等進行預防。而對於已經感染了肺結核的患者,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立汎黴素(Rifampicin)、Isoniazid(INH)等抗結核藥物治療。
未感染者
卡介苗(BCG)
如果自身免疫力比較強,並且沒有患有其他疾病的情況下,在出生後的24小時之內就可以注射卡介苗(BCG),能夠起到預防肺結核的作用。
重組B型肝炎疫苗
正常人接種該疫苗後可以刺激身體產生抗B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從而避免因接觸B型肝炎病毒感染而發生B型肝炎或B型肝炎潛伏感染者向活動性B型肝炎的轉化。
已感染者
1.立汎黴素(Rifampicin):立汎黴素(Rifampicin)是一種廣譜抗菌藥,主要成分為立汎黴素(Rifampin),具有抑制和殺滅病原菌的作用。適用於各種細菌性肺炎、結核桿菌感染以及痲瘋分枝杆菌、梅毒螺旋體等敏感菌株所致的各種感染性疾病。
2.Isoniazid(INH):Isoniazid(INH)的主要成分是異煙肼(Isoniazid),主要用於各型結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初治病例,也可用於與其他抗結核藥聯合治療復治病例及肺外結核病。但需要注意的是,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此藥。
3.硫酸鏈黴素(Streptomycin Sulfate):硫酸鏈黴素(Streptomycin Sulfate)為抑菌藥,其作用機制為與敏感菌細胞蛋白質的氨基端結合,抑制RNA的合成,阻礙細胞壁的形成,最終導致細菌死亡。常用於治療結核分枝杆菌、革蘭氏陽性球菌所致的多種感染性疾病,如骨和關節結核、腎結核、淋巴結結核等。
此外,還包括頭孢曲松(Ceftriaxone)、青黴素G(Penicillin G)等抗生素類藥物,以達到預防肺結核的目的。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以免增加患病風險。若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時,建議及時就診呼吸內科,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若確診為肺結核則需遵醫囑積極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