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患者出現吐血的症狀時,通常提示病情較重,需要使用抗結核藥進行治療。如果症狀比較輕微,則可能僅是少量痰中帶血的情況,並不需要服用止血的藥物。常用的抗結核藥物包括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吡嗪醯胺等,而止血藥物主要包括傳明酸(Tranexamic Acid)、凝血酶等。
抗結核藥物
1.異煙肼(Isoniazid):可以抑制多種結核菌素,透過破壞細胞壁蛋白,使細菌無法生長和繁殖,從而起到殺菌的作用。常用於各型結核病患者的初、復治階段,但對抗藥性結核菌效果較差。
2.利福平(Rifampin):屬於一種半合成廣譜抗菌類藥物,其作用機制主要是干擾RNA的合成,阻斷蛋白質合成過程,從而使細菌死亡。該藥主要適用於各種敏感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如肺結核、淋巴結結核以及結核性腦膜炎等。
吡嗪醯胺
是一種抑菌劑,能夠阻礙身體內的核酸代謝,進而達到殺滅結核分枝杆菌的目的。此藥一般與其他抗結核藥聯合應用,可增強療效,減少複發率。
其他
對於部分因肺結核導致咳血的患者而言,還可遵醫囑口服孟表多(Ethambutol)等藥物進行治療。若自身存在惡性腫瘤等情況,還可以遵醫囑服用普賴鬆(Prednisone)等類固醇進行輔助治療。
止血藥物
1.傳明酸(Tranexamic Acid):常用的一種止血藥物,具有快速止血的效果,同時還可用於治療原發性纖維蛋白溶解症所引起的各種出血現象。
凝血酶
為一種生物活性製劑,可透過促使血管內源性和外源性的凝血因子產生活化反應,促進纖維蛋白形成,以達到迅速止血的目的。
其他
肺結核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應適當進食富含營養的食物,比如雞蛋、牛奶等,有助於補充身體所需能量及營養物質,幫助身體健康恢復。另外,還需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或熬夜,以免加重不適症狀。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