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肺結核患者透過積極治療可以完全治癒,而部分晚期肺結核患者由於病情嚴重、併發症較多或年齡較大等,可能無法達到臨床治癒。但即使是晚期肺結核患者也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抗結核治療,並堅持遵醫囑用藥,以延緩疾病進展。
一、能夠達到臨床治癒的情況
一般情況
如果患者的體質較好且無明顯基礎性疾病,在經過規律的藥物治療後通常可使病灶趨於穩定,甚至實現痰菌陰轉,此時則提示達到了臨床治癒的標準。
特殊人群
對於老年人群而言,若身體素質尚可,也可取得較好的預後效果。而對於嬰幼兒及兒童來說,因身體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則更易出現抗藥性,進而增加治療難度。此外,當患者存在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時,其治療時間也會相應延長,但如果能在專業醫師指導下規範使用抗結核藥物,如利福平(Rifampin)、Isoniazid(INH)等,也可以獲得良好的療效。
二、不能夠達到臨床治癒的情況
病情較重
少數肺結核晚期患者可能會發生大咳血,大量出血可能導致失血性休克等情況的發生,此時即使在應用多種抗結核藥物聯合治療的情況下,也無法徹底清除體內的結核桿菌,因此難以達到臨床治癒的效果。
併發症
若肺結核晚期患者併發支氣管擴張、肺膿腫、空洞型肺結核等病變,此時不僅會使原有的症狀進一步加重,還容易導致其他部位受到感染,從而加大治療難度,使其無法得到治癒。
年齡過大
若患者為高齡人群,尤其是80歲以上的老人,由於身體各項機能下降,對藥物的吸收能力較差,所以即便接受正規的抗結核治療也可能達不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雖然晚期肺結核患者不易被治癒,但仍需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治療,以免延誤病情而導致不良後果。同時建議此類患者適當加強營養,多吃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瘦肉以及新鮮蔬果等,有助於增強自身體質,也有助於促進疾病的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