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吃藥多久能停藥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9
抗結核藥物的主要作用是殺菌、抑菌和防止耐藥。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及全程用藥可提高療效,降低發生耐藥的機率。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不能隨意漏服、早退或間斷用藥,在完成整個療程規定的用藥量後才能考慮是否停藥。

抗結核藥物的主要作用是殺菌、抑菌和防止耐藥。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及全程用藥可提高療效,降低發生耐藥的機率。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不能隨意漏服、早退或間斷用藥,在完成整個療程規定的用藥量後才能考慮是否停藥。

初治

通常為6-9個月,常用的一線抗結核藥物包括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吡嗪醯胺、鏈黴素(Streptomycin)等,其中異煙肼(Isoniazid)與吡嗪醯胺常用於強化期,而利福平(Rifampin)與鏈黴素(Streptomycin)常用於鞏固期。此外還有二線抗結核藥物可供選擇,如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

復治

通常至少需要1年,常用的方案有硫酸鏈黴素(Streptomycin Sulfate)+立汎黴素(Rifampicin)+孟表多(Ethambutol);或者硫酸鏈黴素(Streptomycin Sulfate)+立汎黴素(Rifampicin)+莫西沙星(Moxifloxacin)。對於難治以及耐藥肺結核患者,則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甚至需要2年以上,常用方案為硫酸鏈黴素(Streptomycin Sulfate)+立汎黴素(Rifampicin)+孟表多(Ethambutol)+莫西沙星(Moxifloxacin)。

其他情況

如果因長期應用抗結核藥物引起肝功能傷害,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保肝藥物進行治療,待病情穩定且複查無異常時即可停藥。

注意事項

由於肺結核具有傳染性,所以日常生活中應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並將餐具煮沸消毒。另外還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以免出現交叉感染的情況。

建議肺結核患者前往醫院呼吸內科就診,完善血常規檢查、痰塗片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明確診斷。若期間出現不適症狀加重或其他不良反應,應及時告知醫生並遵醫囑調整用藥。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