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懷疑患者存在肺部疾病,如肺炎、肺腫瘤等,通常需要透過支氣管鏡進行檢查。若在治療後病情未得到緩解或出現復發的情況,則可能需行肺結核氣管鏡複查,以明確病因,並及時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觀察病變
由於部分肺結核患者的病灶比較小且位置深,在經過抗結核藥物治療之後,可能會導致痰液中沒有明顯的異常改變,因此難以判斷是否完全治癒。此時可以做氣管鏡,主要是為了進一步觀察病變的部位以及大小,從而判斷是否有殘留病灶。
取活檢組織
對於症狀已經改善,但仍然有可疑之處者,可以透過肺結核氣管鏡來取病理學方面的診斷依據,以便於醫生能夠更好地制定後續的治療方案。
排菌試驗
部分肺結核患者在經過正規的抗結核治療之後,雖然臨床症狀消失,但是還可能存在排菌的現象,而氣管鏡則可對是否存在排菌現象作出準確的判斷。
清除病灶
針對一些特殊的肺結核患者,比如既往有過咳血或者大咳血史,一般不建議使用傳統的手術方法來進行切除,因為傳統的方法有可能會導致出血傾向增加。但如果透過氣管鏡發現區域性有肉芽增生或者是纖維化,也可以考慮透過雷射消融術的方式進行治療,這樣不僅操作比較簡單,而且也具有創傷性小的優點。
其他情況
有些患者在接受了抗結核治療之後,會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反覆發作,甚至還有可能出現抗藥性的結核桿菌感染。此時也需要到醫院接受氣管鏡檢查,必要時還可以結合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的方式來選擇合適的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
臨床上常用的肺結核氣管鏡主要有硬質氣管鏡與電子氣管鏡兩種型別,前者視野寬廣,適合檢查下段氣道,後者視野清晰,適合檢查上段氣道。當懷疑自身患有肺結核時,應及時前往呼吸內科就診,完善相關檢查,如胸部X光檢查、PPD皮膚試驗等,然後遵醫囑及早進行針對性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