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患者出現咳嗽、咳痰症狀時,應及時進行規範的抗結核治療。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導致的一種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可表現為咳嗽、咳少量白色黏液痰等,嚴重者可出現咳血等症狀。
一般治療
注意休息
肺結核活動期應注意臥床休息,避免勞累,病情穩定後可以適當增加活動量,如散步、慢走等。
營養支援
肺結核屬於消耗性疾病,需要加強營養,給予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補充充足的維生素,增強身體抵抗力。
心理護理
由於肺結核具有傳染性,容易受到家人及周圍人的排斥,因此應鼓勵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並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藥物治療
1.利福平(Rifampin):為一線抗結核藥,對各型結核病均有效,不良反應少且輕,常見有噁心、嘔吐、貧血、肝功能損害等。
2.Isoniazid(INH):為二線抗結核藥,殺菌力較強,不良反應較少,服用期間可能引起肝臟傷害,偶見周圍神經炎等。
吡嗪醯胺膠囊
為一種新型抗結核藥,與其他抗結核藥聯合使用,可用於耐藥結核病或非耐藥結核病患者的治療,其主要副作用是胃腸道刺激以及肝腎毒性。
4.孟表多(Ethambutol):是一種廣譜抗結核藥,不良反應少而輕,常見的副反應為視神經傷害,服藥期間需監測視野變化。
5.硫酸鏈黴素(Streptomycin Sulfate):為抑菌劑,主要用於肺外結核病的治療,也可用於肺結核治療後期鞏固療效,不良反應較多,可引起聽力減退、耳鳴、腎中毒及周圍神經炎等。
手術治療
對於少數病變侷限、無粟粒性肺結核、纖維厚壁空洞型肺結核經積極內科治療無效者,可行外科手術切除病灶部位。
其他處理
如果肺結核合併細菌感染,可遵醫囑應用抗菌藥物治療,如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阿莫西林(Amoxicillin)等。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