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患者在服用抗結核藥物治療時出現心率不齊的現象,可能是由於抗結核藥物的副作用所致。此外,也有可能是本身患有心臟疾病導致的心律不齊,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抗結核藥物副作用
不良反應
肺結核患者常使用的抗結核藥物有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等,這些藥物都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對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的損害,如噁心、嘔吐、頭暈、失眠等症狀。如果症狀較輕,則不需要特殊處理,但如果症狀嚴重則需停藥並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更換其他藥物進行治療。
抗藥性
若長期使用一種或幾種抗結核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並且出現心率不齊的症狀,則考慮為產生了抗藥性,此時應及時就診明確是否發生耐藥情況,必要時可遵醫囑聯合用藥或者更換其他有效的抗結核藥物繼續治療。
原發疾病
高血壓
部分肺結核患者本身就存在高血壓的情況,而抗結核藥物中含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比如鏈黴素(Streptomycin)注射液等,可能會引起低血鉀症以及神經肌肉麻痺等情況,從而誘發心律不齊現象的發生。建議此類患者在服藥期間密切監測血壓變化,如有異常及時與醫生溝通調整劑量。
2.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即冠心病,當肺結核合併冠心病時,在應用抗結核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心率不齊的表現。通常可以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的同時,加用改善循環、穩定斑塊的藥物,如阿斯匹靈(Aspirin)、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等。
其他原因
對於既往就有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老年肺結核患者而言,也會出現心率不齊的情況,可能還會伴有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同時聯合強心劑進行治療,常用的藥物包括洋地黃毒苷(Digitoxin)、去乙醯毛花苷注射液等。
因此,一旦發現心率不齊的情況,應立即告知醫生,並完善相關檢查,以排除器質性疾病的可能性。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飲食,避免攝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